她解釋說,「選擇那個地點正是因為那裏很潮濕。」
「因為如果我們在一個很乾燥的地方作試驗,就必須要等很長時間才能看到結果。」
「所以我們有意選擇了這個地方,能讓一些試驗加速進行,讓我們的材料和方法承受壓力考驗,看它們如何應對環境的壓力。」
瑞典政府在今年稍早的時候批准建立一個真正的地質處置設施(GDF) 的計劃,該設施將建在斯德哥爾摩北部150公里的福什馬克(Forsmark)。
這個項目預計耗資190億瑞典克朗(180億美元),將創造1,500個就業機會,但是項目工程建設將耗時數十年。
在波羅的海的另一邊,芬蘭也在進行一個相同的計劃,芬蘭的項目在2015年已經開始。
上述項目的進展一直受到英國的密切關注,英國也希望建設一個地質處置設施,但是由於政治僵化等原因,加上當地人和環保人士的激烈抗議,多次尋找合適廠址的努力都無果而終。
目前英國通過一種「建立共識」的辦法找到了一個地點,也得到了當地人的同意。在這項合作中,政府機構核廢料局同當地社團形成伙伴關係,讓當地人參與到建設過程中。
作為一種刺激獎勵,在當地社區簽署協議的時候會得到100萬英鎊的投資,如果深鑽行動開始,這個投資數字會上升到250萬英鎊。
這個過程已經在2018年開始,在此期間已經建立了4個這樣的伙伴關係。
3個在英國的坎布里亞(Cumbria),那些項目都包括一段海岸線,那裏已經有了塞拉菲爾德(Sellafield)核電站以及在電站工作的許多工人。第4個伙伴關係是最近建立的,是在林肯郡的特德索普(Theddlethorpe)。
蘇格蘭沒有參與這個過程,蘇格蘭政府目前不支持深層地質處理方案。
「核能的遮羞布」
即使在建立了伙伴關係的地方,仍然有反對力量。
坎布里亞的抗議組織「反對放射性湖區」的瑪麗安娜·伯克比(Marianne Birkby)說,「我們強烈反對地質處置高溫,釋放熱量的核廢料。」
「這些廢料應該留在能夠被監測的地方,如果發生嚴重問題,能夠就地再包裝,運走」,她堅持說,「在地下,如果發生洩漏就沒有任何可能遏制污染擴散。」
英國要在15年內最終敲定一個地質處置設施場所的可能性很小。一些專家甚至質疑是否應該建造這種設施。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政策研究機構的研究員、核資訊機構的主席保羅·多夫曼(Paul Dorfman)博士就持這種意見。
他解釋說,「地質處置仍然是個概念,不是現實。仍然存在科學方面的不確定性,即那些使用的材料是否能夠在長時間變陳舊後繼續存在。」
他認為政府熱衷建立新的核電站,才是他們推動建立地質處置所的原因。
他說,「如果不能處理廢料,就不能生成更多廢料,這就意味著核能的主要賣點、即其對環境友好等說法,完全取決於是否能夠處理核廢料。」
「很不幸,地質處置核廢料,實際上就是個核能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