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連5個月陷逆差,台灣憑什麼守住順差?「3大關鍵因素」曝光

2022-09-04 13:21

? 人氣

台經院國際事務處研究員邱達生指出,亞洲國家今年受輸入性通膨影響,進口大幅增加,若無法維持出口動能,恐出現貿易赤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韓國產業政策發展皆以出口為導向、能源同樣高度仰賴進口,當全球經濟遭遇逆風,兩國貿易表現卻不同調。

首先,從出口主力貨品結構觀察,台灣貿協(TAITRA)分析,韓國15大主要出口項目,受制於全球晶片短缺、中國封城等因素,其中的汽車、汽車零組件,今年前7月的年增幅僅個位數,不及過往表現;同時,船舶類出口甚至落入衰退格局;上述品項都不是驅動台灣出口引擎。

半導體產業則同時牽動著台韓經濟命脈,兩國強項各領風騷,台灣晶圓代工的先進製程獨步全球,「護國神山」台積電也多年穩居全台最大出口廠商;韓國則長期稱霸記憶體IC,擁有DRAM、NAND Flash巨頭三星。

韓國8月半導體出口值雖仍有百億美元水準,但出現年減,為26個月來首見。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指出,全球通膨影響下,記憶體雖有車用、伺服器與雲端運算等應用的拉抬,但仍難敵大宗應用的終端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

然而,高效能運算等應用前景依舊看好,台灣半導體廠商持續積極擴充先進製程產能,為出口表現提供一定的支撐力道。

其次是對中國的依賴因素;韓媒「每日經濟」檢視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實施狀況評估報告指出,韓國自協定生效後5年,累計對中出口比起生效前5年只成長0.1%,但同期自中進口增加了17.8%。

邱達生指出,自由貿易協定具磁吸作用,對特定市場的依賴將因此進一步擴大,而韓國對中國市場的仰賴程度比台灣更深,尤其是韓國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強項記憶體;此外,美中貿易戰以來,台灣出口策略「沒有把雞蛋放同個籃子」是對的。

他指出,以半導體來講,中國反而需要台灣,因為貿易戰之下,美國限制科技向中國輸出;同時,台積電中國訂單若縮減,歐美等需求還是很強勁,特別是在具備優勢的先進製程。

全球經濟金絲雀唱衰 台灣出超規模收斂守住順差

外需疲弱會影響台灣出口,但主計總處8月中旬指出,估計今年商品出口年增率仍可達13.51%,顯示有一定成長動能。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則表示,台灣今年以來出超規模確實有收斂,主要是進口年增率因為能源、原物料價格走揚而上升,但出口表現還是有撐。

攤開台灣貿易歷史資料,她指出,台灣自2008年9月之後,不曾有過單月入超;上一次出現全年入超,甚至得回推至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顯見貿易逆差在台灣實在相當少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