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通膨、COVID-19疫情利空不散,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已連續5個月陷入貿易逆差窘境;然而,同樣承受進口能源、原物料價格高漲壓力的台灣,前7月仍能穩守327億美元出超。
韓國與美國、中國以及日本等主要經濟體貿易依存度高,出口商品從資通訊、半導體、船舶到民生化工都有,產品結構完整且多元,素有能預警全球經濟榮枯的「金絲雀」之稱;因此,韓國今年以來連續5個月出現貿易逆差,全球戒慎恐懼,憂心經濟衰退即將到來。
台灣與韓國同樣是出口導向經濟體,亞洲四小龍中產業結構最為類似,尤其在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方面,韓貨向來是MIT的強勁對手。不過,今年以來面臨同樣的景氣挑戰,台韓貿易表現卻冷暖「兩樣情」,韓國8月出現連續5個月逆差,甚至半導體出口比去年同月出現首度下滑,是逾2年來首見。台灣對「金絲雀」出現逆差不可掉以輕心,但台灣迄今能穩守順差,有3大結構性因素。
對中國貿易出現逆差 韓半導體、IT主導地位受威脅
韓國8月進出口統計1日公布,連5個月出現貿易逆差,韓國主流媒體甚至以這是逾14年來首見比喻;光是8月逆差就達94.7億美元,創1956年韓國政府公布相關統計以來,最大單月赤字。
針對韓國今年連數月貿易逆差原因,台經院新興市場中心主任劉名寰表示,除進口能源、原物料價格大增外,關鍵原因是對中國貿易出現逆差;受到中國景氣下滑導致出口動能減弱以及韓國自中進口增加影響。
根據統計,今年5月韓國對中貿易赤字達11億美元,終結1994年8月以來,對中連續333個月的貿易順差,然而這項對韓中貿易關係歷史性重大改變,似乎不如5、6年前,中國因薩德事件抵制K-Pop、樂天一樣受到高度矚目。
儘管韓國官方機構解釋,對中國貿易逆差是暫時性情況,但韓國國際貿易協會 (KITA)數據顯示,韓國對中在2013年達到約630億美元順差高峰後,順差規模即大致緩步下降。
換言之,中韓2國貿易出現轉折的因素,比COVID-19和俄烏戰爭等景氣烏雲更早形成,而且是結構性問題。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確實反映了高科技產品貿易結構的變化;韓國在IT、半導體領域的傳統主導地位,正受到中國由國家主導的產業政策的挑戰。
反映在數據上,韓國當地媒體「中央日報」分析,以半導體而言,今年5月時,韓國對中國出口值僅年增11.9%,但自中國進口值年成長40.9%,儘管絕對金額仍是韓國輸往中國較高,但增幅上的差異,被認為是對中貿易逆差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