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從習近平6大政治性格看二十大 學者:會逼台灣上談判桌

2022-09-05 08:20

? 人氣

寇健文提到,二戰後美國情報單位想研究希特勒、CIA研究與美國利益有關的各國領導人,因此1978年為推以埃和談中就有3份報告給美國前總統卡特,研究以色列前總理比金和埃及前總統沙達特的性格分析,幫助研判美國如何促成以埃和談,這樣對領導人的早年經驗、政治態度養成、後來形塑的政治性格能有很大協助判斷,多用在研究非民主國家領導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寇健文列出6項習近平的政治性格:1、簡儉樸實、厭惡腐敗;2、隱忍堅持,高度自信;3、念舊重禮,除惡必盡;4、強勢領導,不墨守成規;5、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精神;6、對國家富強和發揚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寇健文提到,習近平15歲時青少年就下鄉,到陝北時睡坑上,都被跳蚤咬還要撒殺蟲劑,少時困苦;因此習近平反腐一直到現持續下去,跟江澤民、胡錦濤時期做了2年就停,後者的鞏固權力與整肅政敵目的較強,對習近平則是真心信仰,且視為要去清理的「敵我矛盾」,不會與敵人妥協,這也影響習近平的世界觀,如何處理與他國關係,以及如何看待疆獨、港獨問題等。寇健文特別提到,習近平到2012年上任其實已是「第3次反腐」,早在習近平在寧德、福州就推動過反腐,在1980年代末期,對照當時與後來的反腐談話,有許多內容類似、有一致性。

寇健文解釋,習近平的隱忍性格與其父習仲勳很早失勢,少年時又下鄉,為入黨入團前後失敗18次不放棄。9歲時父親倒台,13歲時就被威脅槍斃,但能隱忍,也有了強烈的不安全感,少年時期有7年見不到家人,導致習近平擁抱權力、不分享權力的性格,且當時熬過困苦,也造就一定自信心,想說當年下鄉再苦都做到了,現在怎麼做不到的自信;也在這段過程中對老朋友、老同事重情義,恩怨分明,有仇必報。

20220904-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4日出席思沙龍「習近平這個人 —從個人特質看二十大後新時局」演講。(柯承惠攝)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見圖)指出,習近平9歲時父親倒台,13歲時就被威脅槍斃,但能隱忍,也有了強烈的不安全感。(柯承惠攝)

寇健文特別提到,習近平因為重視老友,所以用了很多自己人,2017年政治局委員,裡頭25位裡有11位與習近平有同鄉、同學或同事關係;十九大時更多,這在江、胡時代是沒有的;習近平也會清除「野心集團」,「新四人幫」(薄熙來、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反映習近平對自己人馬重恩提拔,對敵群則處理到底。

寇健文指出,習近平著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精神,不只是自己自願犧牲利益,也包括要求對方犧牲自己的小我利益,這是紅衛兵世代強調集體主義有關,因為包含習近平在內的幹部子弟,從小都是唸住宿學校;習近平上台之後也一直講「中國夢」、「偉大復興」等集體主義的概念,這點在今年推行上海封城最為明顯,就像要上海民眾做出犧牲、讓大我的「動態清零」目標完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維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