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地緣政治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持續影響

2022-09-08 06:10

? 人氣

台灣政府政策必須和產業發展高度連結,積極提供整合性資源協助企業強化優勢,以防非市場經濟因素的影響,確保台灣半導體的產業競爭力(資料照,圖/英特爾)

台灣政府政策必須和產業發展高度連結,積極提供整合性資源協助企業強化優勢,以防非市場經濟因素的影響,確保台灣半導體的產業競爭力(資料照,圖/英特爾)

美中較勁的背後觀點,讓地緣政治影響實體經濟。

自拜登2021年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美中兩大世界經濟體之間的雙邊關係仍延續川普政府時代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根據Reuters (2022/08/01)的報導指出,美國2020年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高達1,240億美元並持有近1兆2千億美元的中國證券。同期,中國持有近1兆美元的美債,更是美國最大的貨物貿易夥伴,兩國之間的貨物交易額高達5,592億美元。當兩國將關稅數據與反傾銷和產品進出口管制相結合,可以預估貿易政策演變成貿易戰的過程中,相互限制的情況將變得複雜且嚴重。這些龐大數字的背後,代表了合計佔全球GDP 35%以上的兩國,正因貿易和投資摩擦影響了各自的經濟發展,連帶牽動其他區域經濟的穩定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對抗的美中關係,被動的台美關係,緊張的兩岸關係

當美中立場的高度對抗氛圍下,台美關係就易被放大檢視。簡單來說,美國對台灣的任何政治動作都會挑動中國的敏感神經,進而壓迫兩岸關係造成緊張局勢。不可否認的,在以國家利益攸關為前題下,美國政府一方面策略性操作和台灣進行正式與非正式的密切互動以提升對台灣的國際象徵性支持,並尋求對抗與約束中國的國際地位發展,侷限其經濟影響力。另一方面,持續在台灣周邊國家保持一定程度的軍事佈署,形式上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實則約束中國在軍事上的多邊擴張與地位。這兩種面向都是箝制性的策略作為,也是對中國進行壓力測試。對抗的美中關係,其實是讓台灣與美國關係處於被動狀態,卻造成了緊張的兩岸關係。

關係緊張到急遽惡化的台灣與中國。

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8月抵台並會見台灣總統,這是25年來美國最高級別的官員訪台,著實讓美中關係矛盾加劇,也片面將台灣推向危險的前緣。對中國而言,美國此舉無疑是挑戰一中認同的政治操作。此一重大的政治認同衝突,中國外交部聲明表示,此一政治作為乃是“公開的政治挑釁”並稱其“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中國主權”。而中國回應美國的直接舉措,即是在台灣周遭舉行連續且全面封鎖性的擴大軍事演習,並加大對台灣的貿易制裁。除了表達中國已在兩岸關係上的不滿外,更毫不遮掩的展現若尋求統一所準備的軍事量能,在在都引發了台灣人民與國際社會對於兩岸關係急遽惡化的擔憂。

高經貿依賴度的兩岸關係

當美中關係進行角力時,對台灣的直接影響除了中國的軍事威懾外,更讓台灣審慎思考在緊張局勢下,經貿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與實體經濟的影響。根據DBS research (2022/08/12)的調研報告指出,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和最大的貿易順差對象。台灣於2021年對大陸出口總額為1,259億美元 (約占出口總額28%),從大陸進口825億美元,兩岸貿易順差達434億美元,顯見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存度極高。同年,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約59億美元,是台灣最大的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地,亦佔總體對外國投資總額的32%。從上述資料顯示,兩岸的互動上存在著不對等類型的高經貿依賴度,當中國對台實施貿易和投資限制時,對台灣的影響極巨且深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