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論文遭質疑抄襲「連紙本都找不到」 雲林選情閉鎖是否影響待觀察

2022-09-09 08:20

? 人氣

20220907-立委劉建國論文指導教授丁誌魰2019年發表於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術研討會期刊。(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立委劉建國論文指導教授丁誌魰2019年發表於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術研討會期刊,丁誌魰為第一作者。(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

林裕紘表示,劉建國在南華大學官方網站上的論文摘要一共484字,丁誌魰期刊則為518字,摘要對比下來,差距僅有劉建國寫「以敘述統計、T檢定、AMOVA檢定、相關分析、信效度分析與迴歸分析等統計分析探討」;丁誌魰寫 「經過統計分析探討」2句不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林裕紘指出,2份摘要一樣都是收集335份問卷,一樣有2點建議。他呼籲劉建國應該自清,雖然論文要到2024年7月19日才可以公開 ,但劉應以公開透明的態度,主動拿出論文向外界說明是否有抄襲或是被抄襲的疑慮。

20220907-立委劉建國於南華大學官網的碩士論文簡介。(取自南華大學官網)
立委劉建國於南華大學官網的碩士論文簡介。(取自南華大學官網)

雲林選情閉鎖 論文抄襲、數位中介法輿論難傷劉建國

對於劉建國遭質疑可能出現論文抄襲的風波,地方人士認為,相較於都會區,雲林選舉依舊以組織動員為主,網路或是媒體輿論的風向戰是否能夠奏效,實在要打上一個大問號。如同日前吵得轟轟烈烈的《數位中介法》,輿論痛批政府要箝制言論自由招致大量反彈;而劉建國也被翻出過去曾在立院提案,內文寫道「現金言論自由的意識高漲,即使是謠言也該受到言論自由之保障」,因此也遭受不少質疑,但在地方輿論並未大幅發酵。

該人士認為,論文問題是否能響選情,恐怕還要觀察,如今關鍵在於與海線的立委蘇治芬是否真的能夠整合。雖目前蘇治芬在一些大場造勢活動都會同台,但實際上各自輔選各自小雞,就連劉建國登記時蘇也未到場,只有總部成立因為總統蔡英文親臨現場,才看到蘇劉兩人合體。

蘇治芬(左二)被蔡英文(右二)稱讚是最有經驗、最熟悉海線的立委。(取自總統府網站)
總統蔡英文(右二)曾大讚蘇治芬(左二)是最有經驗、最熟悉海線的立委。(資料照,取自總統府網站)

劉建國未打負面選戰  張麗善利多?

方人士強調,雲林2005年到2018年都由民進黨執政,基本盤綠大於藍無庸置疑,6、7月間傳出多份民調顯示,國民黨候選人張麗善均勝過劉建國達2位數以上,這絕對是過度樂觀;反而是8月底時《網路溫度計》做出的縣長當選預測,張麗善當選率52.4%,小勝劉建國47.6%,差不到5%的數據,比較能符合雲林縣選舉現狀。

知情人士則說,過去民進黨在雲林選戰多採負面選舉,不是打國民黨是親中政黨,就是攻擊國民黨候選人的背景是派系、家族,甚至事黑道。但劉建國本次選戰並不使用過去的戰術,這對張麗善與國民黨整體選情是一大利多。

0200711-台北市長柯文哲(右)赴雲林縣進行市政交流活動,雲林縣長張麗善出席致詞。(方炳超攝)
國民黨雲林縣長張麗善力拚連任。(資料照,方炳超攝)

該人士指出,過去民進黨在雲林選舉多訴求悲情,強調如何的被國民黨中央執政給忽略,但張麗善上任後,盼以正面形象打造雲林縣,觀光人次近年至少每年達到800萬;在公共工程部分也得到第三屆行政院政府服務獎、勞動部第13及14屆金安獎等等肯定。未來縣府主力還是做好縣政,迎接即將邁入高峰的BA4、BA.5疫情,選戰會在更接近投票日時再啟動。

以下是《風傳媒 》比對劉建國論文與指導教授丁誌魰期刊摘要內容

劉建國

隨著傳播、傳輸與運輸速度的提升,距離已不是問題,時間的掌握更加精確,大山好水深景式的旅遊已不是遊客的唯一選擇,深度知識學習旅遊漸漸取而代之,除了滿足新奇、特殊與美景欣賞慾望外,在地獨特的傳統、知識與技法的認識,更是知識慾望的渴求。在雲林這個農業大縣,有著廣大禾田、水渠交錯的田園景色,與深樸的一級產業景觀、人文,雖沒有豐厚的自然景觀資源,順應「慢」旅行、「慢生活」,為全球生活型態的新趨勢,這股「慢」的運動風潮-「輕」、「淡」、「慢」成為現代旅行生活的主流特色。古坑綠色隧道可說是雲林旅遊的代表地,在潮流轉變為深度旅遊當下,運用在地資源,滿足特有族群的知識旅遊慾望。本研究以便利抽樣共收集335份問卷,以敘述統計、T檢定、AMOVA檢定、相關分析、信效度分析與迴歸分析等統計分析探討,結果發現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正向影響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體驗價值正向影響重遊意願。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1.雲林縣政府可以結合當地文化,於古坑綠色隧道舉辦相關藝術及休閒活動,以達旅客在雲林縣古坑隧道旅遊時覺得更有放鬆感覺;2.加強景點深度旅遊,以專人帶領解說深度了解綠色隧道演進與發展的歷史並強化旅遊資訊的服務,以提高各地遊客的來訪意願。

丁誌魰

隨著傳播、傳輸與運輸速度的提升,距離已不是問題,時間的掌握更加精確,大山好水深景式的旅遊已不是遊客的唯一選擇,深度知識學習旅遊漸漸取而代之,除了滿足新奇、特殊與美景欣賞慾望外,在地獨特的傳統、知識與技法的認識,更是知識慾望的渴求。在雲林這個農業大縣,有著廣大禾田、水渠交錯的田園景色,與深樸的一級產業景觀、人文,雖沒有豐厚的自然景觀資源,順應「慢」旅行、「慢生活」,為全球生活型態的新趨勢,這股「慢」的運動風潮-「輕」、「淡」、「慢」成為現代旅行生活的主流特色。古坑綠色隧道可說是雲林旅遊的代表地,在潮流轉變為深度旅遊當下,運用在地資源,滿足特有族群的知識旅遊慾望。本研究以便利抽樣共收集335份問卷,經過統計分析探討,結果發現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正向影響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體驗價值正向影響重遊意願。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1.雲林縣政府可以結合當地文化,於古坑綠色隧道舉辦相關藝術及休閒活動,以達旅客在雲林縣古坑隧道旅遊時覺得更有放鬆感覺;2.加強景點深度旅遊,以專人帶領解說深度了解綠色隧道演進與發展的歷史並強化旅遊資訊的服務,以提高各地遊客的來訪意願。

喜歡這篇文章嗎?

戴祺修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