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在今年2月24日遭到俄軍全面入侵,至今已有近1800萬人流離失所(包括1115萬人流亡國外)、1萬3千位平民傷亡、超過9000名軍人捐軀、烏克蘭失去了20%的國土、今年的GDP預估將萎縮45%——但面對強鄰越境的烏克蘭依舊不屈,國際社會也紛紛伸出援手。光是美國就提供了上百億美元的安全援助,包括澳洲的88輛裝甲車、土耳其的80架無人機、甚至是斯洛伐克提供的320萬加侖燃油,都讓烏克蘭得以頑強抵抗,然而這場戰爭卻也依舊看不到盡頭。
雖然烏克蘭戰爭讓瀕臨「腦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重新振作(甚至繼續擴大),烏克蘭最近也傳出反攻黑爾孫的消息;俄軍將任務重心放在烏克蘭東部後,推進速度依舊相當緩慢(更不要提戰爭初期俄軍在北部戰線的失利與全面撤退)。但美國智庫「國防優先基金會」(Defence Priorities Foundation)的迪佩特里斯(Daniel DePetris)卻直言:烏軍企圖收復黑爾孫,乃至於克里米亞半島與整個烏克蘭東部的雄心,至少現在看來恐怕都過於樂觀,甚至接近妄想。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數據,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至少保持中立的國家其實不在少數,換算成全球人口竟有三分之二都不是站在烏克蘭這邊。這也解釋了為何西方國家對莫斯科發動經濟戰,半年過去俄羅斯的經濟為何沒有崩潰。不但盧布更為強勢,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收入甚至有增無減,反倒是歐洲經濟的萎縮幾乎已成定局。《衛報》則悲觀預測烏克蘭戰爭恐怕還要再打半年,入冬後將有更多烏克蘭難民外逃。
如果暫且將我們的目光從烏克蘭的勝負存亡轉向全球戰略,這場被許多分析家視為「後冷戰時代結束象徵」的戰爭僵局,顯然讓冷戰時代的強權對立與競爭再次回歸,產業供應鏈的持續脫鉤甚至被認為可能是全球化與開放市場的棺材釘。當後冷戰時代的全球秩序基石已然鬆動,多位外交政策與國際關係的專家也以「烏克蘭如何改變美國的大戰略」(How U.S. Grand Strategy Is Changed by Ukraine)為題,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分析全球局勢的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