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地方選舉,第三勢力再次引起社會關注,小黨之間展開合作,力拚地方大選可以換取更多的席次,以求勝利。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第三勢力的整頓是過去不曾有的組合,由曾經在2016年中央選舉的綠社盟搭配基進黨共同組成。而基進黨在2016年並未與綠社盟合作,而是尋求台灣團結聯盟共同推出不分區立委。
而此次第三勢力結盟在各選區同意維持單一提名模式,這也代表說這三個政黨只能推派一名候選人,而不是結盟後仍維持多人競逐,想必是要減少第三勢力互相瓜分扣除藍綠比後的中間選票,以達到勝選的局面。但這採取的初選制度是「選區公民登記投票」,這與各政黨所執行的全民調有所落差,同時是擇期投票,這樣的初選過程能否公開、透明又會是需要備受社會關注的事。
在此次第三勢力結盟的過程當中,對於其他的小黨勢必也會衝擊,綠黨在此次選舉當中積極的與樹黨在新竹縣的候選人許育綸、新北市的候選人吳柏瑋產生緊密關係,許育綸的看板亦表態「綠樹雙結盟」,若按照「社會福利國家連線」的成立,筆者比較想問綠黨,「綠樹雙結盟」在此次的地方選舉是否還有空間?
雖然「社會福利國家連線」看似是要與現在的時代力量抗衡,但比較好奇的是,這樣的結盟不會打壓到其他有意參選的小黨候選人的競選空間?而這三個小黨中有意參選的候選人會不會因為這樣的結盟而無法在此次選戰中發光,而必須為了結盟大局再等四年?
目前綠黨、社會民主黨都有選區重疊的問題,三黨支持者必然不會接受結盟大局的整合,而是期盼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能全程參加選舉,若不幸的使人下馬,這些候選人真的會願意改支持結盟所推出的候選人,還是因此對於小黨之間感到失望而不願投票?
這次的第三勢力的磨合,將會是在地方選舉需要關注的重點,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者為學權工作者、時事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