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紐時中文網專訪 李登輝:以台灣之名而存在,才是唯一的重點

2018-06-21 10:40

? 人氣

前總統李登輝日前接受紐約時報的專訪,20日刊載於《紐約時報中文網》。李登輝在專訪中提到,台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個別「存在」,能夠以台灣之名而存在,才是唯一的重點。(資料照,蘇仲泓攝)

前總統李登輝日前接受紐約時報的專訪,20日刊載於《紐約時報中文網》。李登輝在專訪中提到,台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個別「存在」,能夠以台灣之名而存在,才是唯一的重點。(資料照,蘇仲泓攝)

前總統李登輝日前接受紐約時報的專訪,20日刊載於《紐約時報中文網》,題為「推動台灣正名公投:重燃昔日之火的李登輝」。李登輝在專訪中提到,台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個別「存在」,能夠以台灣之名而存在,才是唯一的重點。李登輝也強調,其實他從未主張過「台灣獨立」,因為他認為台灣已經「實質獨立」,沒必要在國際社會作出引起爭執的發言,更讓中國解放軍毫無藉口理由對台再次動武,以轉移自身社會對立的高度矛盾。他並呼籲進行改革,以便明年就台灣為國名的新憲法舉行全民公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解放軍一直都是台灣的外敵,對周遭的國家也都是威脅」

提及中國解放軍的快速發展是否是和平崛起,李登輝指出,中國在2005年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事實上就是要把兩岸關係定位為中國的內政問題,以此來確認及維護侵略台灣的正當性。所以,解放軍的發展對周遭的國家都是威脅,尤其對台灣,不僅不是和平崛起,「解放軍一直都是台灣的外敵」。他也認為,台灣如果被侵略,最大的受害者會是日本,因為對外航路會受到中國制約,並且接下來就是併吞釣魚台。

李登輝認為,從過去到現在,中國對台灣的目的一直沒有改變,就是併吞台灣主權,消滅台灣民主,達成終極統一。而面對習近平上台後嚴重破壞區域和平現狀,李登輝說,台日兩國擁有共同的價值觀,有許多地緣政治利害一致的地方,有必要也有需要進行安全保障上的對話。他也表示,台灣要積極爭取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國家主權與經濟發展才不會邊緣化。

「台灣要成完整的國家,經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針對自1996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看法,李登輝說,中國崛起後,在馬政府時代開始,積極展開對台灣優惠政策,這些措施都暗藏政治企圖,且會「上癮」的補助,他認為,如果台灣當成是依靠,下場是體制逐漸弱化喪失長期的經濟競爭力。

李登輝說,台灣要成完整的國家,就政治經濟層次而言,對內要維持政治自主,對外要經濟自主;如何像與其他國家一樣和中國正常貿易往來,同時以實力與智慧捍衛政治自主,提防失去經濟自主與政治自主,淪為中國經濟殖民地,是台灣不可忽視的問題。

經濟太過度依賴中國,但「中國對台灣的優惠,都是出自政治企圖會上癮的補助政策」

對台灣民主發展而言,李登輝表示,「軍隊國家化」是自己推動所有民主化改革的真正起點;國防是國家安全最重要的基礎,也是國家主權最重要的象徵。讓軍隊不再屬於個人或政黨,落實軍隊國家化,成為安定國家的主要力量,民主改革才能穩定推動。台灣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的經驗,李登輝也指出已暴露憲政體制的三大缺失,包括:代議制度無法順暢運作、國會政黨非理性惡鬥內耗、司法失去公正性與人民的信賴。此外,台灣的經濟太過度依賴中國,但中國對台灣的優惠,都是出自政治企圖會上癮的補助政策,目的是讓台灣的經濟體質喪失競爭力。李登輝說,當人民在享受政治自由的同時,經濟上卻沒有自由權、自主權,台灣的民主政治進程將蒙上陰影。

至於未來台灣的發展,李登輝認為,台灣現在主要面臨兩個問題,第一項是「國家經濟的困境」,這和領導者的能力、兩岸關係以及全球治理的風險有關,領導者若沒有施政願景,國家發展當然就會受影響;第二項就是「政治改革的停頓」,譬如中央政府組織再造只有形式上的合併,但效率與效能並無提升,以及地方分權的不足,使地方的發展與治理不夠健全。

《紐時中文網》的專訪報導也指出,隨著中國試圖通過向企業和國家施壓的方式,抹去台灣的國際存在,挖走台灣剩下的最後幾個正式外交盟友,李登輝在當地政壇變得更加引人矚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

風傳媒綜合報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