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指出,美國為抑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的激進加息措施正在影響全球經濟,激起人們對衰退的擔憂。中國和西方之間不斷惡化的關系有可能破壞幾十年的供應鏈整合。而中國政府強硬的清零戰略正在限制中國的經濟,並破壞了其可預測性和效率的聲譽。
因此,中國人正在增加儲蓄,減少支出,公司不願意擴大業務,外國投資者正在製定撤出計劃。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一直在穩步下降,從2010年的10.6%到2020-2021年的平均5.1%。但今年第二季經濟僅成長了0.4%,這主要是由於全國各地的封鎖造成。
《南華早報》同時也指出:政府研究人員和經濟學家傾向於將當前的經濟麻煩視為大流行造成的短期問題。但是,外國投資者懷疑中國政府是否會很快解決他們最迫切的問題:十分嚴厲的新冠防疫政策。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艾雷洛(Alicia Garcia Herrero)向《南華早報》表示:"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習近平將在其第三個任期開始時改變其清零政策。"
中國超越美國?不再是何時,而是會不會
同時也很少有人認為政府 "5.5%左右 "的年度成長目標將得到實現。世界銀行周一(9月26日)公布最新報告,再次將中國的經濟成長大幅下調至2.8%,明顯低於4月時預期的5.1%和6月時預期的4.3%。世界銀行在報告中表示,調降中國經濟成長的原因是由於疫情及封控對其影響大於預測。
新冠疫情在中國武漢首次大規模爆發之前,中國經濟一直以令人嘆為觀止的速度成長。雖然近些年來的成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是中國官員還是喜歡在各種場合聲稱每年中國經濟的增量等於多少個阿根廷或者瑞士這樣的世界其它發達經濟體。很長時間以來,"中國經濟超過美國"的說法在經濟學術圈內也比較盛行,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
但鑑於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大幅下滑的趨勢,中國經濟超越美國,又變回了"會不會的問題"。許多經濟專家對此開始重新評估。《華爾街日報》於9月初發表報導稱,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已經將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時間推後了兩年,至2030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則認為,中國的經濟體量到2033年才會超越美國,比其之前的預測晚了四年。
同時,有包括美國前財務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內的觀察人士表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和中國政府越來越傾向於干預企業事務,再加上其他挑戰,使他大幅降低了對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期。桑默斯認為,對中國崛起的預測與早期關於日本或俄羅斯將超越美國的預言有相似之處--他說,這些預言今天看起來很荒謬。
同時美國研究公司"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的執行長米勒(Leland Miller)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僅靠規模並不能反映成長的質量。以人均GDP衡量,美國的生活水平是中國的五倍,而且這一差距不太可能很快縮小。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