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動作片,除了享受聲光特效和天神下凡的主角威能,當然也要吐槽女主角綁手綁腳的服裝和高跟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文分析,美國動作片女主角的鞋子,從早期強調性感線條的細高跟,到反映潮流的粗高跟和械形鞋,至今已慢慢轉為更日常、舒適的鞋款,不再刻意凸顯女演員的性感面貌,開始重視實用性,或者故意用難以活動的高跟鞋,表現對性別歧視的諷刺。
柯林崔佛洛(Colin Trevorrow)執導的電影《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票房成績斐然,女主角布萊絲達拉斯霍華(Bryce Dallas Howard)狂奔逃命時腳上的高跟鞋更意外成為話題焦點。但也有人批評《侏儸紀世界》的女性服裝設計,質疑2015年上映的電影為何還用高跟鞋強化性別刻板印象;網路上也出現許多關於高跟鞋的惡搞圖文,包括為原本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系列電影裡的恐龍穿上高跟鞋。
觀眾對於電影中的符碼與其潛藏的性別規範愈來愈敏銳,較不能容忍角色的衣著配件所暗示的性別角色,但「穿著高跟鞋的女主角」這個形象背後有導演決策、時尚潮流和市場考量等更複雜的因素。就拿《侏儸紀世界》來說,由於崔佛洛沒有刻意隱藏霍華的腳,觀眾才看得見那雙淺粉色的高跟鞋。
用鞋跟掩飾替身演員身高差
資深服裝設計師米蘿妮克(Ellen Mirojnick)曾監督《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和《第六感追緝令》(Basic Instinct)等電影的服裝設計,她說在拍攝打鬥戲時,導演經常會截掉角色的高跟鞋,例如《女巫獵人》(Hansel and Gretel: Witch Hunters)中,女主角潔瑪艾特頓(Gemma Arterton)的鞋子就很少在打鬥鏡頭裡出現。
米蘿妮克解釋,打鬥戲有時會使用替身演員,這時正牌演員的高跟鞋就可以用來調整身高,避免替身漏餡。然而,在穿著高跟鞋的情況下,連跑步都很危險,更遑論激烈的打鬥招式,所以《超危險特工》(RED)和《魔鬼大帝:真實謊言》(True Lies)等電影都安排女角脫掉高跟鞋的橋段,不只讓演員方便演出,也象徵角色擺脫刻板的女性身分。
高跟鞋表現人物設定
展示角色的高跟鞋,有時跟人物設定有關。霍華受訪時曾說,看到觀眾察覺女性角色的呈現方式,她感到很寬慰,但霍華也點出,她飾演的角色原本處於僵硬刻板的環境,所以必須穿著錯誤的裝備(套裝和高跟鞋)在叢林中逃命。一些1980年代的電影如《綠寶石》(Romancing the Stone)也有類似的表現,使用當代的手法描繪老舊的性別歧視,達到反諷的效果。在剛上映的續集《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裡,霍華脫下高跟鞋,換上了棕色長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