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組織與預作改進委員會報告今(3)日下午登場,並針對院士提案進行表決,提案多為針對政府科技、研究政策之規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會中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全體院士提案,針對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及遴選結果,建請教育部遵照《大學法》規定及精神,執行校長聘任事宜,儘管討論過程意見分歧,但全案最終表決時,仍以80票同意通過。
中研院組改會報告今日下午登場,除討論組織改革相關事務外,並針對院士各分組討論之提案進行大會表決。其中,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全體院士提案,針對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及遴選結果,請教育部遵照《大學法》規定及精神,執行校長聘任事宜,尊重大學自主,教育部僅負責程序監督,不負責實質審查。
而組改會成員中,同時包含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前教育部長吳茂昆,儘管2人今日皆未出席,中研院也特別強調,此案是針對通例,非針對個案,但敏感的場合與時機點,仍讓人認為是衝著台大校長遴選案而來。
大學校長遴選提案 杜正勝大力反對
對此中研院院士、前教育部長杜正勝發言時大力反對,表示這個案子是今早分組討論時,在臨時動議裡提出的,他個人當時就不贊成的。杜正勝說,這個提案是通案,但基本上有針對性,大學校長在威權時代都是教育部派的,民主化以後,要落實1999年的《大學法》 落實大學自主精神,但這時後的選舉是2階段選舉,先由學校組成遴選委員會,再報2至3個人選至教育部,由教育部由部長組成委員會,進行第二階段遴選。
杜正勝說明,大學自主的要求,其實是跟2階段的設計相牴觸的,他2004年到教育部去,說要落實大學自主,所以改為一階段遴選,這是2005年12月通過的遴選修正,但難道教育部就沒有責任嗎?大學領取國家經費,教育部長對此當然有責任,教育部不再做實質遴選,但負責程序監督,如果大學校長遴選在程序上有瑕疵,當然可以提出糾正。
杜正勝:只是給媒體增加一點話題
杜正勝也談到,就他觀察下來,教育部這段時間換了2任部長,一路走來都是進行程序監督,不是做實質審查或遴選,還是有守住2005年修法的基本精神,所以如果要叫教育部遵照《大學法》精神,他們大可說:「我就是這樣做,按照既有的法規」,杜也反問在場院士,「所以我們今天提這個案子意義何在?只是給媒體增加一點話題而已。」
院士丁邦新則解釋,今天要提這案子,是因為引起社會這麼大波動的個案,我們不得不表示做為一個院士該有的社會責任,教育部聘任過程中要怎麼說都無所謂,現在是不是可以落幕了?拖太久對政府聲譽非常不好。
廖運範:中研院學術殿堂倘入政治渾水,是不好的
院士廖運範則認為,這個事情其實已經落幕了,台大已經提起訴願、進入司法程序,現在提又會再吵起來,他認為此事過去參雜太多政治因素,中研院的學術殿堂倘入政治渾水,這是不好的。
杜正勝並再度提醒,提案後任何人的解讀都是中研院的立場,事實上大學校長遴選改為一階段後,開玩笑來說,教育部長的作用就是蓋印章,因為根本無法參與,他認為還是要回到教育部關注的程序有沒有違法,這跟什麼學術自由跟大學自主也沒什麼關係,但教育部依法還是要有監督責任。
44人同意擱置 80票表決通過
在歷經約半小時的討論後,由於院士意見未有共識,且會議已超過表定時間,有多名院士提議擱置處理。對此主席裁示表決是否擱置,但僅44人同意擱置,未達出席人數138人之半數69人,而最後針對提案本身表決,該案則以80票表決通過,將作為中研院建請教育部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