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戰股海有賺也有賠 投資最大宗:共同基金與保險
由於不知買入價格為何,難窺整體投資績效。去年第四季至今連續兩季的全球股市大多頭,推測柯家手中的基金淨值又上漲不少;但柯文哲在歐美股市配置少,亞洲、拉丁美洲、甚至是原物料的產業基金配置較多,像巴西股市、俄羅斯股市都相繼破底,恐怕和很多向來偏愛新興市場的投資人一樣心中有痛。
身為家中財務總管的陳佩琪曾經說過,會參考理財書籍,對於理財也曾下足苦功;若從柯家的股票資產來看,她恐怕也在股市裡繳過學費、踩過地雷。或許因為沒有時間天天緊盯著股價的變動,陳佩琪現在才會改將大多數的流動性資產放在共同基金與保險上。
特別的是,這對夫妻因有醫師背景,擁有50張敏盛控股的未上市股票,以未上市盤價1股15元來看,這只占柯文哲財產的極小部分;但柯家同時持有華宇、百成行、鴻源科、佳鼎科技等下市股票,陳佩琪應該也有征戰股海的辛酸。
所幸,柯文哲還有仁寶、聯電、華票、康舒等股票,持股張數分別有2到6張,隨著這些公司調整體質,這幾年領了些許股息,已可以和小股民一樣自我安慰:「至少打敗定存。」
柯文哲手中還有超過400萬元現金和新竹房產,堪稱是「比上(企業家)不足、比下(一般受薪階級)有餘」的財產狀況。這個典型台北中產階級的財產狀況,在一般理財專家的眼裡美中不足,至少要學會4個家庭理財應有的原則。
中產階級理財四原則 基金分散風險 別重押房地產
原則一:要適度分散投資,基金是很好的工具。
綜觀柯文哲、陳佩琪的理財行為,一般人覺得最不可思議的恐怕就是持有58檔基金,如同基金的菜籃族。理財專家大多認為,可以適度減少檔數,較能集中管理。
中國信託個人金融管理處理財規畫部副總經理黃培直說,台灣人投資基金常會出現「套牢不想管、定期定額隨意停扣、買低賣高」的錯誤投資行為,投資人應定期檢視基金投資範圍是否有太多重複,最好把基金標的縮減至「5至8檔基金」。
先鋒投顧董事長林寶珠則認為:「基金只要長抱,很少機會變成壁紙。」林寶珠的基金可以長抱理論是基於「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應分散投資」為原則。
她說,如果不是抱到特殊產業型基金,隨著景氣循環通常都會有獲利的機會;即使有58檔,若能適度專注,到達獲利目標就贖回,也算可以達到分散投資的目的,這時就要善用交易程式提供的停利通知設定,否則可能顧不了蛋,也看不了籃子。
擁有將近20年獨立財務顧問資歷的安睿投顧總經理劉凱平則強調:「分散投資應該要有效率」。他提出投資7類基金,足以達到分散投資的目的;他從台灣註冊的1700檔基金中,剔除發行不到3年的基金、境內基金規模在新台幣3億元以下、境外基金規模在3億美元以下等基金,選出全球新興市場、全球大型績優股、全球中小型股、不動產證券化、全球投資級債券、新興市場債券以及另類投資(含有原物料、能源等標的)等七類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