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的監理,雖然對美國政界的短期影響力並非最大,但卻是最有趣的主題之一。大部分的政治辯論,都被既有的意識型態完全綁死;但社群媒體的監理因為重視細節,反而真的留下了討論空間。
1月6日之後的混亂
雖然2021年1月6日的事件很誇張,但美國所有的「冷內戰」(Cold Civil War)戰火,總是始於最高法院。畢竟即使你真的占領國會大廈,還是得找到更多法律依據,才能改變權力分配。
聯邦主義者協會(Federalist Society)這些遍布各級政府的保守派組織,在努力幾10年之後,終於拿下了最高法院。今年6月的「多布斯案」(Dobbs)推翻了近50年來的判例,決定墮胎權不在憲法保障範圍,最高法院開始影響整個大眾。但這起判例與其他影響選舉過程的事件,也讓法律專家與自由派的大眾媒體,開始突破過去以來的心理防線,質疑最高法院的公正性。
除了之前的選舉爭議,《憲法第一修正案》也備受矚目。保守派花了多年的工夫,成功地以保障企業言論自由為理由,撤銷了企業捐助競選資金的限制。2017年,川普政府更否決了「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開始允許網路服務供應商根據網路言論的立場來調整流量。這讓許多人相當意外,畢竟許多支持者都認為堅守網路中立,對川普比較有利。
國會示威事件之後,人們開始緊盯社群媒體。但在之前的政治獻金爭議中守護企業言論自由的保守派,這時候卻反對社群媒體業者用它們的言論自由管制言論。保守派認為社群平台比報紙,甚至讓社群平台得以營運的網路服務供應商更像公共設施。共和黨掌控的佛羅里達與德州議會,都立法禁止了社群媒體平台審查言論。佛州的法律後來被當地法院以違反《第一修正案》為由推翻。
但德州的法律影響更為深遠,至今卻依然有效。該法律禁止平台基於「立場」或「地理位置」進行任何言論「審查」。很多人認為,禁止「地理位置」的審查,違反了長期以來的商業自由,且可能會讓社群媒體公司完全撤出德州。而法律條文把管轄範圍寫得很廣,就連維基百科可能都會違法。最近《大西洋》(The Atlantic)甚至有一篇文章質疑,「所以網際網路的末日要來了嗎?」該法律引發好幾種不同解釋,在某些詮釋下,它禁止大型網路平台管理上面的社群,但這樣一來,平台就無法在顧客心中營造形象和價值。
聯邦第五巡迴法庭(5th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不但支持德州的法律,而且在那之前就已經因為挑戰《聯邦法》的既定詮釋,而登上媒體頭條。該法庭去年裁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過去100年來採用的主要行政執行程序違憲,這讓證交會只好在德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採用別的執行程序,耗費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