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的水表,光靠五年一次的「工商普查」能夠查到什麼?

2022-11-11 11:27

? 人氣

館長陳之漢秀出的公文,主旨闡明是為辦理「110年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取自館長直播)

館長陳之漢秀出的公文,主旨闡明是為辦理「110年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取自館長直播)

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開直播訴苦,聲稱自己多次批評蔡政府之後,旗下多家公司同時面臨國稅局上門查稅,直到財政部出面澄清並無此事,他才改口「查水表」的單位其實是主計總處,並且秀出6張公文,證明自己所言不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他出示的截圖可以看到,這些公文主旨清清楚楚寫著是為「110年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及「受僱員工薪資調查」,前者每五年辦理一次,亦即俗稱的「工商普查」,後者則是按月調查,往往被民眾罵到臭頭的「每月平均薪資」就是由此而來。

(延伸閱讀:近7成勞工領不到平均薪資!究竟是誰在享受台灣經濟成長果實?

工商普查 五年一次的產業總體檢

我們日常所見的經濟數據五花八門,基本上是由公務統計、抽樣調查及普查等方式編製而成,例如稅收、出口是從公務統計取得;薪資、物價、失業率、外銷訂單則靠抽樣推估;五年一次的工商普查、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就是全面訪查,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國勢調查。

政府部門雖有稅檔、勞健保等資料庫,卻仍無法全面掌握產業細項結構,因此工商普查可以視為對於國內產業發展進行五年一次的總體檢,包括員工人數、薪資、收支、資產、研發等營運資訊,凡是有營利事業登記的工業及服務業者,都是訪查對象,館長名下事業,也只不過是今年受查的150萬餘家公司行號其中一份子。

我國工商普查於1954年首次舉辦,迄今已是第14次。主計總處說明,本次普查正逢疫情起伏、全球經社環境急遽轉變時期,更具重大意義,不僅做為政府施政規劃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有助於企業研訂投資策略。

舉例來說,若有企業打算擴大經營規模或從事投資,據點要設在哪裡?市場占有率是多少?或是想要了解某一地區的相關產業家數及其規模,都能透過普查數據評估風險,避免造成決策偏差。

(延伸閱讀:說好的通膨趨緩呢?10月核心CPI年增率衝上14年新高,重要民生物資漲幅飆近7%

工商普查雖然詳盡,整個過程卻是曠日費時,無法即時反映廠商接單、生產及勞動市場的最新情勢,總不能等到火車過了才吹哨子。這時候,就得仰賴普查建立的母體,從中抽樣調查,藉由少數樣本推估實況。

以薪資統計為例,目前的抽樣方法是按各行業採「分業分層隨機抽樣法」,總樣本數約1.1萬家,調查抽樣每年辦理一次,抽選出的受訪單位必須按月接受為期一年的訪問調查。

館長「查水表」風波 凸顯主計部門困境

但說到底,這些數據的可信度,除了取決於統計方法,更少不了受訪者的配合,尤其世風日下、詐騙猖獗,許多人心生戒備,訪查人員經常面臨拒訪的處境。

即便民眾願意受訪,一旦觸及相對敏感的資訊,恐怕也會有所保留。如此一來,最後呈現的統計數據,勢將距離真相更加遙遠,也不利於日後各界解讀與分析。

實際上,《統計法》已有規定,統計調查取得的個別資料應予保密,除供統計目的之用,不得作為其他用途。

可惜的是,如今就連工商普查、薪資調查這種沒有什麼殺傷力、只不過稍嫌麻煩的例行公事,都遭指摘為執政當局「查水表」的手段,可見這個社會的互信有多麼脆弱,對於埋頭苦幹的主計人員更不公平。

館長身為網紅圈一方之霸,事業經營風生水起,不妨轉個念、放寬心,發揮意見領袖的正向影響力,帶頭鼓勵國人如實填報資料,協助促進相關統計詳實完善,倒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