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緣戰略而言,台灣的地理位置介於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交界點,更同時瞰制西太平洋兩條重要的戰略水道,其一為台灣海峽,其二為巴士海峽,這兩條戰略水域除為美軍在太平洋安全體系中的戰略通衢外,更是日本對外經貿的必經航路,而中共近年來在釣魚臺海域與南海週邊的軍事活動頻仍,更證明台海安全對亞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進一步言,台灣的國防政策與軍事轉型,必須先從地緣政治的戰略結構與區域安全局勢的變化,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而蔣經國執政時期放棄「反攻大陸」的國防政策,裁減大量兵力,建構防禦型的兵力結構,即屬務實的作為。
不論是早期的精實案、精進案或近年的精粹案,國軍兵力結構的調整、裁減,可說無日無之,再加上常偹兵力役期的一再縮短,乃至馬英九勉強實施募兵制,使得今天的國軍戰力呈現有史以來最困窘的狀態。
募兵之名減軍 國軍戰力嚴重折損
不可否認,國軍在二000年政黨輪替前,確實維持「黃埔建軍」時期所揭纛的國民黨「黨軍」的傳統,各級部隊中皆在政戰系統中設有國民黨黨部,職業軍人、軍官若非國民黨籍,其升遷任職必受侷限,高級將領在國民黨中常委、中評會、中央委員等組織中的排序,與其在軍隊中的職務、權力息息相関,這是國民黨威權統治期間「以黨領軍」的必然。此一模式,直至李登輝主政,軍方將領才逐漸淡出國民黨的組識,國民黨在軍中的組織編制也因而化明為暗,但仍繼續協助國民黨的選擧動員,如馬英九競選台北市長與二 00八年大選獲勝 ,即得力於軍方政戰系統的強力動員與支持。此外,軍方常年支持與軍方具有淵源的「軍系立委」,使其成為國會中軍方權益的代言人,以迄至今,但其影響力也與日俱減,不復以往。
二000年民進黨執政後,國民黨在軍中的組織不復存在,但以退役將領為核心的「黃復興黨部」轉隷國民黨中央,而此一時期亦是國軍轉型為由不同政黨「文人領軍」與「軍隊國家化」的重大變革,為了穩定軍心,陳水扁在當選未久即發表針對軍方的「三安」政策,宣示將尊重軍事專業,進而肯定國軍捍衛台海安全的貢獻,並親訪當時的國防部長唐飛及諸多過去以「反台獨」著稱的現、退役將領,保證其任內不會宣佈台獨,一方面也懇請唐飛打消辭意,進而任命其為行政院長。雖然,唐飛行政院長任期未久,但陳水扁不僅在就任時發表「四不一沒有」政策宣示,在任期中對軍方的預算、人事乃至兵力調整和軍人權益,的確服膺「文人領軍」尊重及支持軍事專業的精神,使國軍在此期間得以穩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