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金融歷史當中,銀行經營高層深刻理解,正常期間非常少數儲蓄家戶即刻要求銀行現金退款,因此,銀行通常無需針對儲蓄存款保留過多現金資產,相對來說,銀行通常妥善運用儲蓄現金,積極提供總經均衡的信用貸款。若細究基本面,銀行提供這些資金,長期促進私有資本的投資活動,穩定賺取貸款利息與手續費用。銀行針對儲蓄存款長期持有部份準備資本,短期這些準備資本卻可能突然巨幅短缺,嚴重造成流動風險,這樣導致銀行成為短期欠缺穩健適足資本的金融機構,貨幣資本主義的人類金融歷史當中,銀行擠兌通常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導火線。
當前世界的科技進展,經常透過數位傳輸機制,結算處理境內與跨境的支付活動,許多國際銀行通常「大到不能倒」,近年來全球最大上千家銀行的總資產,價值已超過千億美元,這樣驚人的銀行資產規模,自然致使全球約八百五十億美元的國民所得相形見絀。然而,目前國際銀行的社會角色,已然受到新科技與公共部門的威脅影響,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臉書元宇宙〔Meta Facebook〕、貝寶〔PayPal〕、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等等科技龍頭企業,開發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網路行動支付系統,行動用戶隨時都能夠透過網路轉帳,提領銀行儲蓄存款,用作線上支付的交易結款,未來這種數位支付平台非常可能終結現金的普遍剛性需求。阿里巴巴、騰訊、貝寶數位平台,特別提供線上貸款與保險契約,完整服務廣泛民眾的多重資產配置〔股票、債券、外匯、貨幣基金、住宅房地產、商用辦公室等等〕,涵蓋銀行、保險、證券、信託、投顧等等的異業整合業務。長久以來,金融監理與總經貨幣政策通常透過傳統銀行,持續正常運作,若這種傳統貨幣傳輸機制喪失原先的基本功能,中央銀行需要建構新型數位貨幣。綜合來說,私有部門攸關科技龍頭企業的數位支付平台,公共部門攸關央行數位貨幣,這兩方面的全球科技發展,將會漸趨弱化傳統銀行借貸業務與支付轉帳的基本金融服務。
經合組織國家當中,通常前四大銀行或前六大銀行順勢成為國家冠軍,央行數位貨幣與數位支付平台應能夠透過網絡效應獲得正面綜效,中央銀行、財政部、金管會獨佔共享金融監理的公權力,因此,這些政府部會能夠透過數位貨幣,妥善實踐更加健全的金融穩定政策。貨幣傳輸機制正常運作的當下,政府部會很難追蹤現金流向,但是數位貨幣將會留下時間軌跡,央行應嘗試專門針對數位貨幣,將其加密編程,有效認證數位貨幣的使用權限,透過數位貨幣的流通機制,央行將能夠積極調控貨幣供給成長與通貨膨脹,妥善達成貨幣財稅雙整合的總經政策目標。
現代資本主義全球社會當中,我們通常無法完全不考慮法定貨幣,有效解釋絕大多數的經濟行為,因此,眾多經濟新命題攸關法定貨幣體制的正常運作。公共部門當中,中央銀行應推動數位貨幣,積極調控總經貨幣供給成長與通貨膨脹,強化法定貨幣傳輸機制,此外,私有部門當中,科技龍頭企業透過數位支付平台,結算處理巨量儲蓄存款與金融交易帳務,這雙方面的全球科技發展,已然成為國際金融的總經趨勢。
國際傳統銀行已然面臨網路行動支付平台與央行數位貨幣的雙重競爭
對於發展數位支付平台,非美國科技龍頭事業包含中國大陸的阿里巴巴〔Alibaba Alipay〕與騰訊〔Tencent WeChat Pay〕、新加坡與印尼拼車多重服務行動應用程式〔Grab and Gojek〕、拉丁美洲電子商務行動應用程式〔Mercado Pago MercadoLibre〕,金融服務商業模式起初提供行動用戶日常交通飲食等等的生活服務,後來這些科技龍頭企業開始提供金融託管的數位錢包帳戶,民眾用戶能夠透過手機行動應用程式,直接聯繫賣家,提交網路訂單,線上認證轉帳交易結款,甚至各家店主只需要掃描二維碼〔QR code〕就能夠接受行動支付轉帳。現今,阿里巴巴支付寶與騰訊微信支付各自吸引超過十二億中國活躍行動用戶,每年結算處理將近兩百億美元的網路轉帳訂單,超過美國最大網路支付平台〔PayPal〕約二十五倍,中國大陸當中,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總共結算處理超過九成以上的行動支付總金額,阿里巴巴與騰訊兩家科技龍頭企業,通常只收取每筆支付交易收益的少許手續費用〔顯著低於千分之二〕,因此,行動支付費用遠低於銀行轉帳的手續費用。阿里巴巴與騰訊等等的這些科技龍頭企業,積極建構數位支付平台,起初順利彌補中國大陸信用卡尚未普及的生活不便,後來行動支付廣泛應用交通飲食等等的多重生活層面,甚至行動支付與電子商務的數位平台整合解析網路轉帳數據資料,數位科技龍頭企業能夠認證確定消費民眾的結帳習慣與信用商譽,這種信用解析的實證計量數據模型,幫助審核批准信用卡、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中小企業零售貸款等等,長期開發驗證內部金融風險管理機制。
銀行採用許多傳統管道方法,例如信用消費記錄與財富所得證明等等,解析評估借款人的信用商譽,然後,這些銀行審核貸款條件的時候,將其房屋與汽車等等有形資產當作抵押擔保標的,透過最大限度適時減少監管借款人的基本貸款風險。對於數位科技龍頭企業,網路行動支付數據資料能夠替代有形資產的抵押擔保品,數位支付平台蒐集整合巨量信用消費紀錄,這種數據整合代表資訊不對稱的反面,因此這些數位支付平台更加瞭解借款人能否償還零售貸款。最近五年期間,中國大陸的金融科技人均貸款增至四百五十美元,目前約佔全國總信用貸款的百分之二,這方面未來持續穩定增長。
銀行貸款、資產管理、壽產保險等等許多金融服務,多重管道存在顯著的正面協同作用,對於多數金融服務,數位科技龍頭企業持續進行逆向工程,例如美國前三大信用卡企業〔Visa, MasterCard, and American Express〕積極提供零售消費現金回饋與優惠折扣,長期吸引保留全球活躍用戶,穩定提升信用卡的普及運用程度,另外美國貝寶數位平台〔PayPal〕全面提供銀行儲蓄、電郵轉帳、信用抵押貸款、中小企業貸款、壽產保險、投資組合配置建議等等的金融服務,順勢建構金融創新的全站式金融集團〔financial conglomeration〕,最近五年期間,貝寶股票市值翻倍,已然成為美國最具價值的數位支付平台。除了貝寶以外,另家商業支付廠商〔Stripe〕股票市值已達九百五十億美元,準確提供中小企業基本銀行業務,美國與跨境中小企業更能夠將其網路行動支付的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內嵌接軌各自網路平台與行動應用程式,此外,這家商業支付廠商已開始擴展企業薪資與現金管理的金融服務。
每家銀行通常都保持堅固的股票市值,順利維繫金融資產與負債的長期均衡,妥善運用安全儲蓄存款,深刻瞭解信譽良好的貸款客戶,多數銀行優勢攸關信用風險解析與客戶關係管理兩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能。金融科技支付平台持續幫助總經信貸擴張,盡力提供基本銀行服務,雖然缺乏房屋與汽車等等的有形資產,當作貸款抵押擔保品,這些數位平台仍然能夠善加解析網路支付數據紀錄,針對高報酬與低風險、具備良好償還能力的借款人,審核發放零售貸款。然而科技龍頭企業欠缺銀行存款資金,無法針對金融信用貸款,定期完成資本適足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全球國際數位平台能否維持高速信貸過張,這方面仍然存在極大爭議。
目前大多數的科技龍頭企業自然選擇放棄申辦註冊銀行牌照,傳統銀行的資本密集活動,締造將近三十億美元的淨利,股權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 (ROE)〕約略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六,相對來說,數位支付平台賺取將近二十五億美元的淨利,股權回報率相當高,約略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二十五。將來各國央行與其它金融監理機構,極可能順勢要求科技龍頭企業遵循嚴謹的資本適足法規〔regulatory capital requirements〕,定期揭露總經壓力測試與股息配發限制的法規標準〔macrofinancial stress tests and dividend restrictions〕。
目前信貸核發方面,銀行仍然佔據世界主導地位,非銀行金融機構只持有美國信貸資產的三成五,非銀行信貸擴張遠比銀行信貸擴張快很多,近年來非銀行信貸擴張接近百分之九,銀行信貸擴張僅僅百分之四點五,然而,銀行仍然是全球信用貸款的最大來源,截至今年初,銀行持有約百分之八十五的全球信用貸款,這種銀行獨佔的金融產業結構,美國、歐洲、英國、澳洲、加拿大最為明顯。
因應二○○八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與全球金融危機,美國聯準會與財政部積極監理干預資本市場,竭盡全力支援美國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美聯儲不只充當銀行的最後貸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順勢成為銀行的最後造市人〔pawnbroker for all seasons〕。美聯儲透過量化寬鬆的大規模資產購置〔quantitative easing (QE) 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s〕,直接干預美國信貸市場,前後總共挹注高達兩百三十五億美元的短期救助資金,這些總經貨幣與金融穩定的雙重政策措施,將會導致美國政府很難避免針對銀行與科技龍頭企業兩者當中挑選贏家,全球透過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能夠演變成為更加廣納包容的和諧社會,金融資本監理政策應當嘉惠普羅大眾的投資理財需求,正面促進長期經濟成長發展。
各國中央銀行開始建構數位貨幣的新全球資本體系
現今,各國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應該適應無形資產與數位貨幣的新全球資本體系,目前各國中央銀行已開始建構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將其科技設計應用於當前公共數位支付平台,央行數位貨幣等同於央行儲蓄存款,倘若日常生活當中,傳統現金不再那麼普及應用,央行數位貨幣將能夠取代傳統現金價值儲蓄與交易媒介的經濟功能。
對於各國中央銀行來說,發行央行數位貨幣仍屬於相當激進的干預措施,央行數位貨幣極可能威脅傳統銀行體系,銀行貸款的最終替換將會破壞總經信貸擴張,最近兩百年來的金融歷史當中,絕大多數的貨幣資本體系,長期倚賴「央行定位最後貸款人」的金融穩定政策框架,政府機構理應直接干預,適時挽救具備償付能力的銀行與其它金融機構。最後貸款人已演進成為具備貨幣政策獨立性質的中央銀行,例如美國聯準會與歐洲央行,目前各國中央銀行仍然將其現金資產,透過銀行準備金(意即銀行貸款的現金存款)的共通形式,有效提供法定貨幣。
當代貨幣資本體系的私有部門長久以來依賴銀行,這些銀行透過儲蓄存款與信用貸款,積極提供金融服務,銀行長期持有儲蓄存款的部份資金,將其發放信用貸款,經由這種金融仲介服務,銀行創造傳統貨幣,幫助支援各種產業的經濟投資活動。銀行需要保證全額歸回原始儲蓄存款,另外透過金融仲介的借貸服務,銀行獲得來自貸款本金利息的定期收益。當前美國境內,百年以來約九成的廣義貨幣總額,源自銀行儲蓄存款,長期約佔國民所得六成五,其它國家當中,這項廣義貨幣的金融深度指標更高:歐洲約九成,日本約九成三,英國約九成七,由於銀行貸款是長期非流動資產,儲蓄存款是短期流動負債,銀行則需要央行作為金融危機當中的最後貸款人,幫忙融通銀行貸款與儲蓄存款當中的短期資本缺口。因為銀行透過信貸發放,承擔更大金融風險,銀行通常面臨相當程度的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央行與財政部等等的金融監理機構,需要定期進行金融壓力測試與實地查證,積極管控這種獨屬銀行的道德風險。
央行數位貨幣屬於金融科技創新革命,透過公共數位錢包,中央銀行直接提供數位貨幣,普遍民眾經由簡單刷卡,將其銀行儲蓄存款轉換成為央行數位貨幣,這種金融科技強化央行數位貨幣價值儲蓄與交易媒介的雙重經濟功能,央行數位錢包極可能將其儲蓄存款,提領歸納央行資產負債表當中,這樣銀行面臨「單逆向」金融仲介,各國民眾能夠降低銀行儲蓄存款與傳統現金的普遍剛性需求。透過公共數位貨幣的流動融通,央行將能夠積極調控貨幣供給成長與通貨膨脹,妥善達成貨幣財稅雙整合的總經政策目標。
美國境內銀行存款價值將近兩百億美元,這些銀行持有超過三十億美元的現金準備金,因此,美國聯準會應當將其央行數位貨幣,當作國營事業長期經營管理,央行與財政部無需過度干預傳統銀行服務。縱觀全球央行貨幣歷史,政府機關通常很難堅持既定承諾,貨幣政策方面,央行需要傳達高度信任的利率軌跡,正面形塑金融市場對於經濟產能與通貨膨脹的理性預期,總體審慎方面,央行、財政部、金管會需要實踐總經壓力測試與銀行資本法規要求。若金融監理機構透過央行數位貨幣的流動融通,間接縮減整體銀行流動資本與存款資產,這樣銀行面臨逆向金融仲介,經濟成長發展將會面臨負面影響。長遠罕見金融危機當中,中央銀行仍然扮演最後貸款人的社會角色,央行應當挹注緊急救援資金,積極幫助傳統銀行,持續經營關鍵核心的借貸業務,總經穩定的信用擴張與廣納包容政經機制是長期經濟成長發展的先決條件。
全球貨幣與信貸架構的政治經濟當中,央行數位貨幣與行動支付平台積極幫助全球社會,自由選擇當前金融穩定的總體審慎課題,這種自由選擇直接導致民主法治政府有效避免過度高速的總經信貸擴張,根據新自由主義學派觀點,這種自由選擇自然反映貨幣資本社會當中,最低政府干預的長期穩定狀態,央行數位貨幣與行動支付平台的科技發展,勢必需要定期國會監督與廣泛民意支持,這雙方面的全球科技發展,已然成為國際金融的總經趨勢。
*作者現任香港北林國際精密企業集團董事執行長,曾任美國加州舊金山美國銀行投資組合解析事業群副總裁,並且具備美國加州柏克萊商學院金融工程碩士、紐西蘭懷卡托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與學士、台大財經博士等等相關研究經歷。本文原為作者針對國際金融經濟產業,定期撰寫的商管投資英文解析報告,經由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翻譯器中英對照編纂翻譯,作者將其專文修飾潤澤,中英翻譯力求「信雅達」三難原則,忠於原著,通順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