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算中美貿易戰未來前景令人憂慮,但從實際面檢視,對台灣經中國轉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影響暫時有限。 事實上,台灣外貿相關單位在三月底與七月初,即分別透過在國內與中國的管道,針對台灣出口中國金額前兩百大企業及部分在中國的台商協會進行調查,產業類別也涵蓋主要項目。多數的回應是他們出貨給中國廠商後,並無法得知有多少比例外銷到美國市場。另有台商表示,其公司生產的產品多為服務中國內需市場。僅有少數資通訊產業的台灣業者表示,其產品有二○%至七○%再出口到美國,但衝擊有多大,必須等待三至六個月後才能實際感受。
還有一位台商稱,公司在越南亦有設廠,中美貿易戰反而對該企業直接出口到美國有轉單效益。此一轉單效應在LED、連接器、電池、電容器、繼電器與連接器的台商特別明顯。換言之,部分台商早已洞悉分散風險的必要,進行全球布局分工。但這些產業究竟占多少比例,仍須經過全面性調查與統計才能精準確認,在此之前,台灣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甚且台灣政府有必要對可能受到影響的台商進行說明與徵詢,讓他們掌握最新情勢的發展,並預做因應準備。
從更大的全球經貿戰略布局來看,正如同台灣政府兩年前就規畫「新南向政策」,分散市場風險一樣,在這場中美貿易戰證明是具前瞻性的正確之舉。
東協與南亞成各國新市場標的
台灣並非唯一採取分散風險的國家,韓國與日本早已在東南亞市場布局多年。韓國總統文在寅去年訪問印尼時更公開提出「新南方政策」;過去採取「東望」政策的南亞崛起經濟體印度,近年來以具體行動「東進」;同樣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澳洲也將「北向」,鎖定印度與印尼的「雙印」市場。
愈來愈多國家都將市場標的轉向東協與南亞新興市場,台灣縱使掌握了先機,在美中兩強角力中嘗試殺出一條血路,但未來勢必面對更多競爭。在現階段傳播恐慌於事無補,也無法解決問題,釐清戰場、更新資訊、溝通說明、預做因應,同時進行必要的外交斡旋才是當務之急。
*作者為外貿協會副董事長,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637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