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川普時代的台美關係:美國真的對台灣更好了嗎?

2018-07-19 14:00

? 人氣

紀政曾經是亞洲最出色的田徑運動員之一,奧運會銅牌得主。她說,「因為我覺得我們跟日本是很有淵源的,我覺得真的很了不起,他們這麼關心我們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能夠以台灣的名字參加,我覺得我們自己更需要努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天參與集會的人士中有相當一部分6月12日來到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的新館前遊行,館內舉行的是落成典禮。包括張言誠、陳進順在內的抗議者都感到高興,他們相信新館的規模和氣派足以說明美國不會放棄台灣。

AIT新館落成,未見部長級官員訪台

美國在台協會成立於美國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後的1979年,專門處理美台雙邊關係。它不叫大使館,但基本發揮大使館的功能。新的AIT大樓在歐巴馬擔任總統的2009年開工,歷時9年、耗資2.5億美元建成,規模在美國駐外使領館中位居前列。代表美國行政當局前來祝賀的是負責文教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沒有事先國會議員呼籲的內閣級別官員。

時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的梅健華(Kin W. Moy)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這場活動是美台關係中歷史性的一刻。美國堅持長久以來對台灣的承諾,和台灣維持友好合作的關係。我們也很榮幸蔡總統、馬前總統以及他們的資深官員都會來參加今天的活動。這也顯示出台灣政治光譜的各個黨派40年來都大力支持美台關係。」

川普政府更友台

自1979年斷交以後,美台雙方基本保持著穩定、良好、互信的關係。川普2016年11月當選以後曾接受台灣總統蔡英文的祝賀電話,這個先例在美、中、台三方引起不小的反響。到目前為止,川普總統周邊聚集的對台灣比較友好的高層官員也為數不少。

台灣各界對川普當政以來美台關係的狀況有非常正面的感受。立法委員王定宇認為在川普擔任總統以後,美國跟台灣民選的政權互動的關係應該是過去40多年來最好的階段,其基礎建立在雙方的國家利益上。

王定宇說,「川普用的官員裡面,不管是Shriver(薛瑞福),或者是其他相關官員,甚至包括現在的國務卿龐畢歐,我們看到他們對印太地區的了解以及對台灣的了解。甚至於剛卸任的太平洋司令哈里斯等等,他們對台灣都有親身的經驗。所以因為在華府圈長久以來缺少了解台灣的官員,整個官僚體係其實比較偏向中國,對台灣來講反而在Tier 2第二階來考慮。在這樣的狀況下,用了這些實質了解的官員當然在決策上比較精準。」

美國對台政策急轉彎?寇謐將坦言「很難」

寇謐將(Jean-Michel Cole)來自加拿大,他已經在台灣生活10多年,目前擔任英文《台灣守望》(Taiwan Sentinel)網站的主編。他說,「彼得·納瓦羅對中國立場比較強硬,約翰·波頓對台灣有非常正面的看法。但是這一個小的群體並沒有在真空中運作,他們需要跟國務院和國防部一起工作。有沒有新的機會?肯定有,但在可預見的將來,很難有重大的政策變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