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國民黨以四打一的2024勝選之道

2022-12-14 06:40

? 人氣

九合一選舉大勝之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接來要給合非綠力量,以四打一才能在二0二四再敗民進黨。(柯承惠攝)

九合一選舉大勝之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接來要給合非綠力量,以四打一才能在二0二四再敗民進黨。(柯承惠攝)

地方公職九合一選舉慘敗的民進黨,驚魂甫定,立即重新組隊,賴清德將接掌「台灣隊」(蔡英文總統語)隊長,黨內潛在競爭者鄭文燦、林佳龍一致擁戴他擔任黨主席,甚至推他為2024總統候選人。在野的國民黨、民眾黨和無黨人士只能望著賴清德走向擂台而興嘆,自家何時能踏上推舉與整合之路猶未可期。

民進黨內被視為頭號「戰犯」的蔡英文主席交出黨權,她屬意的接班核心人選陳建仁、鄭文燦立即順從大局,靠邊站,賴清德即刻表態參加民進黨主席補選,被外界認為是在為2024總統大選鋪路。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預言,蔡英文卡不住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已經出局,在藍綠對決的情況下,若以勝選做為目標,將沒有第三個政黨的空間,台北市長柯文哲唯一的機會就是加入國民黨。至於國民黨,吳子嘉董事長認為,侯友宜若出戰2024,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並不會卡侯友宜,因為社會氣氛已經是這個樣子。

這些研判信而有徵,唯一還沒有論及的是郭台銘的動向。他對2024大選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性作用,他可自己選,可結合柯文哲為副手,可支持國民黨可能參選人侯友宜,甚至促成柯文哲與國民黨結合,也可能無法忘情於趙少康。以郭台銘絕不服輸的強者性格,他2024即使不尋求稱王,也會是一個有力的造王者。所以,下次總統大選稱王與造王的五個關鍵人物是賴清德、侯友宜、朱立倫、郭台銘、柯文哲。目前綠營大體已定於一尊,非綠則尚未開始整隊,未來將以何種隊形出戰,猶遠未成形,甚至不知有幾隊要出征。

就個別潛在參戰人選而言,根據《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總統支持度最新民調,分成兩組選戰組合,A組為副總統賴清德、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柯文哲,支持度分別為34.3%、33.8%和13.5%。B組則是賴清德、柯文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支持度依序是42.2%、23.6%、11.1%;賴清德在兩種組合的民調都居冠,但他的支持度比上個月下降了7個百分點,侯友宜則是在九合一勝選後,支持度扶搖直上約5個百分點,至於柯文哲,則在藍綠擠壓下跌了5個百分點。吳子嘉董事長研判,假若藍軍整合成功,侯友宜的33.8%加上柯文哲的13.5%,就有機會贏過賴清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市長侯友宜受訪強調,只要好的人才,歡迎大家一起共同創造團結,讓台灣能夠進步。(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九合一選舉大勝,新北市長侯友宜是名符其實的藍營人氣王,聲勢且壓倒副總統賴清德。(圖/新北市教育局)

另據《ETtoday新聞雲》民調,若民進黨派出賴清德參選,對上民眾黨柯文哲、國民黨侯友宜,侯友宜以35.4%的支持度,微幅領先賴清德的29.4%以及柯文哲的23.2%。前立委沈富雄據此表示「對於2024總統大選,國民黨就是侯友宜,民進黨就是賴清德,沒有懸念」。至於柯文哲,大概只有陪跑的份。

就政黨認同度而言,民進黨仍以42.3%勝過國民黨的37.9%,代表民眾並不是喜歡國民黨,而是選戰中表達對民進黨施政表現的不滿。由此可以推斷,民進黨的支持面仍然大於國民黨,而侯友宜支持度能與賴清德比拚,主要憑藉是他的施政表現、行事風格與個人特質,而非其藍色招牌。相形之下,柯文哲遠遠不及,政黨實力以九合一選舉只獲14席縣市議員來看,更是遠不如國民黨。因此,柯文哲下次總統大選若獨立參選,所獲選票比率可能不如黃珊珊,但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受影響較大的是選票與其重疊度較高的國民黨,而成為幫民進黨助攻的「側翼」。

對於九合一選舉結果的解讀,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看得清楚,他認為這次勝選是台灣人民的勝利,也是所有「非綠陣營」的勝利。由於國家認同與抗中強度問題,綠營在總統大選具有明顯優勢,即使非綠陣營結合一體,推出最有勝算的候選人,而且形成正副組合,也未必能打敗目前已經走向打擊區的賴清德,如果相互爭食就更沒指望了。

國民黨要重回執政,首先必須「非藍化」,因為國民黨在中央層級的支持面已經不如民進黨,如果由深藍人士代表出戰,更是死路一條。國民黨除了自己必須減藍化,還要結合所有「非綠」力量,形成同盟。最好的組合是侯正柯副,外加郭台銘力挺,朱立倫扮好總教練角色,以四打一,才有可能挫敗目前聲勢可觀的賴清德。

賴清德的主要挑戰在於他自稱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聲稱中國與台灣是兩個國家,由於目前台海風雲告急,戰爭陰影迫近,所以多數民眾逐漸認清避戰的重要性,所以民進黨看家本領的「抗中保台」訴求招式已老。賴清德如何提升其說服力,同時減低民眾對他走台獨路線將招惹戰爭的疑慮,確是嚴峻的挑戰。

至於國民黨,如果能促成與郭台銘、柯文哲的合作,將可降低其過度親中、對中軟弱以至於無法堅守台灣主權獨立地位的質疑與攻訐,進而將選舉導入「戰爭與和平的抉擇」上,循著這次地方公職選舉「青年選民進黨,就要投入戰場」的訴求,進而將兩岸關係的主張精細化、本土化,或許有機會讓台灣再度去綠。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原標題為:少藍而結合非綠,台灣才可能去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