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故宮博物院長陳其南新上任的一番言論引起兩岸熱議,演變為政治口水戰。但是撇除政治,台灣藝文界究竟如何看待「台灣化」這回事?德國之聲請來兩位業內人士瞭解他們的看法。
台灣故宮博物院本周迎來新院長,陳其南周一(16/7)履新後舉行記者會,席間提出「故宮台灣化」。這番言論燃燒多天仍然未熄,不但引起台灣藍綠陣營針鋒相對,中國媒體也把其引伸至台獨議題。
史博館長﹕台灣化非政治語言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說,是外界過度解讀。他認為,陳其南提及的「台灣化」並不是政治語言,而是學術界所指的「本土化(localisation)」,出發點只是想提升故宮的曝光度。
「他比較強調跟在地居民更多連結,希望透過故宮的國寶充分跟台灣居民連結。讓它變成一個比較接地氣、令民眾深入接觸台灣的博物館,我覺得是這個角度。」
觀乎近日的口水戰,廖新田認為反映台灣社會泛政治化﹕「當然中國很多問題也政治化,當別人都往這風潮走的時候,我們台灣作為有相當論辯基礎的民主社會,我們不要被某些政治領導人物過激言辭領導,反而要更冷靜地思辯,否則就如『三人成虎』一樣。」
他慨嘆,許多後續評論都是從政治意識形態去解讀,甚至把當事人沒有說過的話「塞進口裡」。「當我們把問題簡化和兩極化,思考空間就沒有了,一個社會欠缺對文化的思考是危險的。」
藝術界﹕故宮須兼顧本地需求
本身是藝術家、曾任台灣多家美術館典藏委員的姚瑞中,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則形容,外界向陳其南的言論貼上台獨標籤「滿無聊」。
他說自己能夠理解陳其南的言論,因為故宮在過去幾十年和台灣民眾較少互動,只是負責展示中國文物;甚至以往因為不展出在世藝術家的作品,窒礙了與民間的交流。
所以他認為今天的故宮要接地氣,兼顧本地人的立場﹕「如果故宮台灣化可以把這些人(台灣藝術家)拉進去故宮展覽,更多在地化是好的。不然我們只是擔任保管者,對本地文化沒有更多促進。」
外地展品與本地化矛盾嗎?
故宮博物院的絕大部分文物,是隨著國民政府從中國撤退來到台灣,因此台灣有輿論認為,文物的出身令其無法「台灣化」。
廖新田卻說﹕「兩者可以並存,而且必須這樣做。」一方面,博物館扮演文化窗口的角色,讓台灣民眾透過它瞭解世界文明,所以引進外地展品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博物館必須以自己的價值觀跟文物銜接。
今年接掌歷史博物館長的他,以該館一個非洲展覽為例解釋何謂在地化﹕「我們順著西方角度看非洲是不對的,我們應思考如何從台灣角度,看待西方人收集的非洲文物。要有批判能力,甚至要有抵抗西方白人中心主義對非洲文物的詮釋。」
廖新田指,故宮擁有華人的傳統,書畫等藝術深植到社會中,「已經沒有什麼台不台灣化」。他甚至認為,不應用政治上的國家分野看待文化。
對藝術家來說,姚瑞中也覺得應該從宏觀角度看文化﹕「中國文化不等於現在的中國共產黨,也不等於中國,它是一個一直在流動的概念,連日本、韓國也曾受中國文化影響,台灣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