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公布「二十條」和「新十條」放鬆新冠防控措施後,病毒在多個城市迅速傳播,引發許多亂象。許多城市出現醫院看病難,感冒藥和發燒藥一藥難求的情況。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邁克·瑞安(Mike Ryan)稱,在中國決定放棄清零政策前,新冠感染人數就已經出現了爆炸式增長。
政策急轉彎導致疫情爆發?
11月中國各地爆發反對疫情防控措施的抗議後,中國在防控政策方面急轉彎。12月初,中國政府高層連續兩天召開疫情防控座談會,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兩場座談會上都表示,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減弱,將優化防控措施。與以往大多數會議不同,孫春蘭這兩次都罕見地未提到堅持「清零」政策。
12月7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了「新十條」,朝著逐步開放的方向前進。措施包括縮小核酸檢測範圍,不再對跨地區人員要求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等。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實際上是結束了其一貫堅持的清零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但政策轉向後,中國的感染迎來爆發式增長。
不過,目前中國官方的數據無法反映實際的感染病例。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的數據,12月15日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157例。由於難以凖確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實際數量,中國政府已宣佈從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邁克·瑞安(Mike Ryan)駁斥了政策逆轉導致病例激增的說法,稱早在中國決定放棄嚴格的清零政策前,中國的新冠感染人數就已經出現爆炸式增長。
「這種疾病之所以密集傳播,是因為控制措施本身並沒有阻止這種疾病。中國從戰略上決定,這不再是最好的選擇。」瑞安說。
他還指出,中國和其他國家仍然面臨的挑戰是,需要接種疫苗的人是否充分接種疫苗,是否接種了正確的疫苗和正確的劑量,以及這些人最後一次接種疫苗是什麼時候。
搶購潮和醫護感染
突然的政策急轉彎和感染激增無疑引爆了民眾的恐慌情緒。在大陸的多個城市,醫院大排長龍,防疫物品如感冒藥、發燒藥遭到瘋搶,甚至黃桃罐頭和電解質水也被搶購。
搶購甚至蔓延到了香港和澳洲。部分香港藥房的感冒藥如「必理痛」、「幸福傷風素」短缺,一些藥店開始對感冒藥進行限購。
路透社報道,在墨爾本郊區、澳大利亞最大華人社區之一的博士山(Box Hill),一名藥劑師說,幾家藥店的必理痛已經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