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中國拚經濟的秘方「GDP主義」,2023年靠它就夠了嗎?

2022-12-27 12:00

? 人氣

2022年中國經濟(AP)

2022年中國經濟(AP)

政治評論員鄧聿文認為,最好的提振信心的方式,當然是改變之前國進民退的政策取向,重新擁抱資本和私營經濟。不過,之前中國政府常用的辦法是否還能適用於目前的局面?曾經讓中國高速發展了40年的GDP主義,又對中國造成了哪些負面影響?

被認為十年來最重要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鍵詞是提振信心。因為今年中國經濟之表現,可謂是1978年實行改革後最糟糕的一年,比八九六四後的三年治理整頓時期還要壞。年初北京當局設定的增長目標是5.5%,但現在看來樂觀的估計也就是3.2%,近乎腰斬,而實際經濟狀況,恐怕比數據更難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最好的提振信心的方式,當然是改變之前國進民退的政策取向,重新擁抱資本和私營經濟。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在這方面做出了改變,習近平在會上為讓民企吃定心丸,還公開表示他是一貫支持民企的,也是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幹過來的。但是由於之前政府實際實行的限制私營經濟發展,特別是打壓資本和平台企業的做法,包括地方當局以法律名義抓捕和重判一些知名企業家,沒收他們的企業和個人財產,已經產生了廣泛和惡劣的影響,短時間要想民間資本和企業家們響應政府號召,恢復他們的信心,恐怕很難。

何謂GDP主義?

好在中國政府擁有多種政策工具去調節經濟,在這方面,北京當局比西方國家的政府有更多的優勢,因為中國的國有經濟比重很大,主要銀行也是國家的,政府還掌控其他資源。最重要的,中國的各級地方政府本身就是市場的參與者,是典型的重商主義政府,發展經濟是它們的本分,在過去40多年的大多數時期,它們的唯一使命就是招商引資,想方設法讓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學界曾以競爭型政府來解釋中國經濟高增長的秘訣。因為都想在發展經濟上超過其他地方,比著賽看誰的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增長水平高一點,所以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除了經濟,還是經濟。

中央政府引導地方競爭的主要辦法,是用GDP來考核官員,GDP越高,該地的主政者越容易得到提拔。此謂之GDP主義。故為了做大GDP,地方政府的理性選擇是引進高能耗的重化工業和污染企業,因為它們一般投資大,見效快,短時間就能催高GDP,但也導致中國很長時間污染非常嚴重。不過,中國的經濟的確因此而得到高速發展,40年來年均GDP達到8%以上,這在世界經濟史上都罕見,尤其考慮中國的體量,可稱之為奇跡。當然這個奇跡是其他國家,包括同為社會主義的國家,都是學不來的。

中國政府還能依靠「GDP主義」提振經濟嗎?

官員集體躺平

但是,北京當局用GDP作槓桿驅動經濟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作用,其中主要是對環境的破壞和勞工權益的漠視,引發社會的廣泛爭議和輿論持續不斷的批評。胡錦濤後期,中國政府開始有意對GDP主義糾偏,到習上台後,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很龐大,積累了雄厚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習為集權,不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經濟上,強調政治掛帥,加上運動式反腐導致官員沒法關注經濟,GDP主義漸有退場的架勢,至少官員的升遷不再和他的經濟政績直接掛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