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在試圖最終確定氫能監管規則,亞洲國家則在迅速行動搶佔市場先機,而美國正在大量投資建立當地供應鏈。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中東將作何選擇?
氫能發展勢頭在過去一年裡一直保持強勁,意想不到的轉折正在改變業內人士所說的"氫氣競賽"。
兩年前還擁有競爭優勢的歐盟,現在正忙於定義自己的監管框架,需要這些規則來確定實施本地氫項目,以及建構氫供應鏈以解鎖國外出口項目。
歐盟與海灣國家以及整個中東地區的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項目開發商看到了中東地區氫氣生產的潛力。土地、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港口一應俱全。這種大型項目能夠提高效率,但也需要謹慎,因為投資誤判可能會浪費數十億美元。
"從簽署諒解備忘錄到做出最終投資決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為這些項目需要更多時間來設計、獲得許可和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承購商也需要得到保障。"馬斯達爾公司的技術負責人瑞茨爾( Alexander Ritschel)告訴德國之聲。
馬斯達爾是阿聯酋政府擁有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是該地區主要的氫能投資者之一。它希望成為先行者,正在等待進口市場--即歐盟成員國和日本或韓國等亞洲國家--的監管規則塵埃落定。
"如果未定義重要規則,融資將變得更加復雜。我們不需要等待所有法規的所有細節,但最重要的必須明確。"瑞茨爾說。
氫氣供應商向誰交貨?
馬斯達爾歡迎亞洲國家明確的政治意願,並稱說它正在等待當地激勵計劃的公布。"這些細節正在敲定,很可能在明年完成。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可以開始行動。"根據瑞茨爾的說法,中東擁有可以同時滿足亞洲和歐洲的氫氣需求的資源。
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進口商之間缺乏競爭會帶來和諧。 一些專家認為,發展中的氫能經濟將在國家之間帶來新的競爭關系。
"歐洲,尤其是德國,對氫市場有錯誤的看法。他們認為自己可以等待,因為最終由他們決定誰來生產氫,卻沒有意識到其他國家要快得多。出口國越來越多地決定與誰合作。"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安薩裡 (Dawud Ansari)告訴德國之聲。
安薩裡表示,歐洲的避險心態可能是德國謹小慎微的原因之一,但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更大的風險和更高的能源價格。
以氫為發展重點的公司看到了積極的勢態。美國最近正在制定機制,旨在將綠色氫技術的整個供應鏈納入其境內。這個企圖推動歐洲制定一個同樣有吸引力的框架,以避免自己一無所獲。
西門子能源可持續能源系統銷售主管庫恩 (Manuel Kuehn)對德國之聲表示:"政策制定者之間存在競爭,客戶之間也存在競爭。因為大多數支持計劃都有最後期限,因此客戶之間會展開項目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