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烏克蘭人民展現出絕境中求生的韌性。當家裡沒有自來水,他們懂得融化雪水使用。電力斷絕時,他們躲進備有柴油發電機的咖啡館取暖,或者睡在辦公室裡(烏克蘭許多公司的辦公室現在都備有避難設施和瓶裝水)。普京試圖透過剝奪烏克蘭平民的基本生活,瓦解他們的反抗意志,但這並沒有奏效。
最後,烏克蘭軍隊幾乎不以違反戰爭罪的行為來報復俄軍。俄羅斯軍隊經常轟炸住宅區、折磨俘虜,掠奪占領的村莊。去年4月,肆虐布查(Bucha)的俄羅斯軍隊撤離後,烏克蘭軍隊、國際人權團體與新聞媒體重返這座人口5萬的小城鎮,發現血跡斑斑的刑場,街道上到處都是平民的屍體,他們死狀慘烈,大多數身上都有彈孔,還有不少人被就地掩埋,或堆疊在亂葬崗裡。
相比之下,俄羅斯戰俘在烏克蘭受到的妥善待遇,讓他們自己都感到震驚。「國際日內瓦」(International Geneva)非營利媒體「日內瓦解方」(Geneva Solutions)採訪過的一名俄籍俘虜指出,他被帶到基輔的拘留地點後,受到醫療救助,也可以寫信給家人。
儘管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交戰雙方互相指控對方犯有戰爭罪,包括強姦、酷刑和私下處決,不過聯合國駐烏克蘭人權特派團團長博格納(Matilda Bogner)曾向《路透》(Reuters)指出,俄羅斯人虐待烏克蘭囚犯的行為似乎「相當系統性」,而烏克蘭虐待俄羅斯士兵的個案則不是如此。
《經濟學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烏克蘭並不是普京所稱的「納粹國家」,而是一個重視人命的民主國家,儘管烏克蘭也有缺點,尤其是貪污腐敗,但哲連斯基政府和人民在戰爭前就明確拒絕向普京靠攏,現在則更強烈地抵抗他。烏克蘭人這麼做也同時保護了鄰近歐陸國家。試想如果烏克蘭落入普京手中,接下來他可能會進攻摩爾多瓦或喬治亞,或威脅波羅的海國家。
「烏克蘭證明,處於劣勢的小國仍可以反抗欺凌者,不管敵人多麼強盛。這不僅激勵了台灣等面臨鄰國侵略的地方,也鼓舞世界各地受壓迫的人民。」《經濟學人》指出,儘管許多獨裁者擅長撒下瞞天大謊,掩飾不當行徑,以恐怖手段迫使他人臣服,但烏克蘭證明人們能夠揭穿獨裁者的謊,抵制恐怖統治,「他們的奮鬥遠未結束,但他們在2022年豎立的榜樣是首屈一指的,榮光歸烏克蘭(Slava Ukra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