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八大強臺策略是確有其事還是虛應故事?

2018-08-02 05:30

? 人氣

今年初中國大陸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所謂的「惠(對)臺31條」,涵蓋了金融、就業、教育、醫療、影視等多個領域。(資料照,張家豪攝)

今年初中國大陸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所謂的「惠(對)臺31條」,涵蓋了金融、就業、教育、醫療、影視等多個領域。(資料照,張家豪攝)

今年初中國大陸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所謂的「惠(對)臺31條」(以下簡稱31條),其涵蓋了金融、就業、教育、醫療、影視等多個領域,以「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及「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作為主軸,進一步強化了對臺灣人前往對岸發展的吸引力道。同時,31條將作為中國大陸各省分對臺工作的指導原則之一,紛紛以此為核心推出各項因地制宜且得以落實的施行細則,目前已有超過10個省市地區出臺了細化措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31條將作為中國大陸各省分對臺工作的指導原則之一,紛紛以此為核心推出 各項因地制宜且得以落實的施行細則,目前已有超過 10 個省市地區出臺了細化措施。(作者殷瑞宏提供)
(作者殷瑞宏提供)

*:南通市的做法並未將落實措施統一整理成文,而是針對31條措施的內容分別提出了「促進投資和經濟合作」、「為臺胞在南通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與「其他相關方面」等三個領域共44條政策。

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大陸,臺灣政府也早就提出所謂的「八大強臺策略」,包括「提升學研人才獎勵」、「強化新創發展動能」、「強化員工獎酬工具」、「優化醫事人員工作環境」、「加強保護營業秘密」、「強化產業創新升級」、「擴大股市動能及國際能見度」及「加強發展影視產業」等。然而,相較於對岸各地方已紛紛將31條轉化為具體的施政措施,甚至已有負責單位的連結(例如:杭州的實施意見中提及「臺灣同胞可憑市民卡等證件辦理公園、寺廟的參觀年卡,按規定享受免費或優惠措施。」就明文規範了責任部門為市園文局、市民族宗教局),然而這八大策略卻幾乎「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看似規劃完善,卻連一個具體的實施期程與負責單位都不見得有,多停留在「推動某某制度」、「研議某某方案」,時至今日已將近半年過去,仍舊看不出有啟動的苗頭。筆者不禁懷疑,是否這八大策略乃是為了提出而提出的急就章,實際上根本並未構思實際做法,或乾脆拿既有政策來包裝?以「提升學研人才獎勵」為例,其中「輔導重點產業千人博士就業方案」就未見任何具體設想與後續動作,但卻跟從去年開始已經推動的「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相當雷同,莫非最後想移花接木作為該策略的實績?

筆者以為,與其規劃美好卻不知如何實現的願景,不如務實點學學大陸的做法,將預期達成的目標依據不同領域及性質分派給專責的單位,中央只需要盡可能給予最大的支持即可。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