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推出「廚餘生質能源化」發展規劃,計畫興建可處理每日200公噸的廚餘生質能廠,未來可望發電1000萬度,提供6000戶家庭用電,同時減少532萬公斤溫室氣體的排放,此量相當於14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可吸收的碳量,環保局長劉銘龍表示,預計下週開顧問標做可行性評估,2020年啟用生質能廠。
環保局表示,繼2000年實施垃圾隨袋徵收後,家戶垃圾就減量66.7%,預計在2015年啟動另一波垃圾減量的廚餘生質能發展,走向廢棄物能源化,具體做法是利用微生物在厭養環境下分解有機物,產生的生物氣體是類似天然氣的再生能源,而剩餘的殘渣可作為堆肥產品,回歸自然使用,此技術稱為「厭養發酵技術」。
環保局說,該技術在國際上已經成熟,國際上已有131座,亞洲地區的香港、韓國、日本也都有前例,依國外經驗,日處理150公噸廚餘就可以達到顯著經濟效益規模,台北市目前每日回收約180公噸的廚餘,其中的20公噸養豬,160公噸用作堆肥廚餘,預計中長期設置生質廠後,可處理每日200公噸的廚餘,因此厭養發酵廠在台北實施後,可以達到有效的經濟規模。
未來可望藉此發電約1000萬度,提供6000戶家庭用電,同時減少532萬公斤溫室氣體的排放,此量相當於14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可吸收的碳量。而每日產出的40公噸沼渣也可作為堆肥使用。
環保局解釋,「厭養發酵技術」相較於傳統堆肥的優勢在於處理空間更小,不同含水率可選擇不同技術,沼氣發電可回收能源,沼渣堆肥產品可作為土壤改良使用,且廠區密閉無臭味,部分技術無廢水問題,同時可以多產生1000萬度電,這些都是傳統堆肥做不到的,而缺點是設置成本較傳統堆肥來得高。
即便有這麼多的好處,環保局長劉銘龍也坦言,台北要建首座廚餘生質能廠的阻礙很多,包括選址、環境現況分析、財務規劃、工作技術評估等,預計下周啟動顧問標,會花上數億元,也或許會考慮採用公辦民營或公辦公營的方式來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