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投資眼光過人,詹皇在場外的慈善事業成就也雄視其他球星,尤其是他在家鄉阿克倫市(Akron,位於克里夫蘭鄰近)出錢出力、一手打造的學校I Promise School,完成了自己想要幫助貧困學生上學的願望。I Promise School專收家庭貧困、有失學風險的學生,該學校為學生及其家人提供全方位服務,並保證學院任何畢業的學生,都可以獲得阿克倫大學的獎學金。從教育著手去解決貧困問題,可以說詹皇在慈善事業也充分地運用了自己的投資眼光。
場外場內都成績傲人的詹皇,球員生涯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在2010年僅26歲的時候,離開克里夫蘭騎士隊,前往邁阿密熱火隊,與當時同樣年輕的球星韋德(Dwyane Wade)以及波許(Chris Bosh)組隊。事實上26歲是一個籃球員才開始要進入生涯顛峰期的時刻,而且詹皇在這時的兩年之前,才剛率領騎士隊打進總冠軍賽,雖然那個系列賽輸了,但多數的球迷都認為,這只是一個偉大球員生涯中的小小挫折──甚至認為以24歲的稚齡能率隊打入總冠軍賽,已經是傲人的成就。
一場「決定」成為聯盟第一反派人物
但詹皇卻選擇了離開組隊的「捷徑」,這個「決定」(當時詹皇特別開了一個電視節目The Decision宣布轉隊,後來許多人認為這個節目拉高了他的仇恨值,是相當不智的「決定」)不但讓詹皇當時成為聯盟的第一反派角色,10多年後的現在,仍有球迷含恨未消,怒言「當年詹皇選擇組隊,就已經從我心中的史上最偉大球員名單上消失了」。即使詹皇後來在2014年回到克利夫蘭,並率領騎士隊拿下50多年來這座城市的第一座一級職業聯賽冠軍金杯,讓他獲得救贖、重新成為家鄉父老的英雄,仍沒辦法讓這群「詹黑」釋懷。
但事實上場上最多五人、整隊不過十幾人的籃球,明星球員對於勝負的影響,可說是團體球類運動中極為明顯的一種。然而球星對勝負的影響通常僅限於場上,決定球隊目標和預算是老闆的事,決定球隊陣容是總管的事,決定場上戰術是總教練的事情。
之前「年紀輕輕」跑去邁阿密報隊,已讓詹姆斯被很多人詬病。回克里夫蘭後,用自己的地位,去干預教練戰術、去要老闆掏錢,甚至利用「朋友開的經紀公司」干涉球團人事,種種作為從「傳統」、「規矩」來看確實非常要不得。
但詹姆斯這位「沒拿冠軍就是失敗」的天王巨星,顯然不認為認分地祈禱老闆給球隊足夠的錢、總管給適合自己的好陣容、教練在場上不要亂搞戰術,來讓自己達成眾人期待的目標是什麼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