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者回顧南越亡國光景:描寫美軍在越南戰場最後一天的《西貢陷落》

2021-08-15 09:35

? 人氣

大批南越民眾想闖進美國大使館,設法搭上撤離的直昇機。(美聯社)

大批南越民眾想闖進美國大使館,設法搭上撤離的直昇機。(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在宣布美軍8月31日完全撤出阿富汗之後,在山區鄉間蟄伏20年的神學士武裝隨即發起全面反攻。不過一個月的時間,阿富汗政府失去了省會與大城逾半,能夠有效統治的國土更遠不到三分之一。喀布爾的陷落如今已成定局,美國政府也只能宣佈緊急撤離使館人員。在這個「帝國墳場」再度讓霸權強國吃鱉之際,很難讓人不聯想到近半世紀前的越南易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知名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在越戰40週年前夕出版的回憶錄《西貢陷落》(Saigon Has Fallen),曾詳實記錄了美軍撤離的最後一天。採訪經歷涵蓋八二三砲戰、越戰至波灣戰爭的阿奈特,以一支被形容為「讓各方都不爽」的健筆,重新審視了南越亡國之日的最後光景,也讓這場使美國陷入泥淖、最終痛苦撤退的戰爭,再次進入當代閱聽人的視野。

(美聯社)
採訪越戰時的彼得・阿奈特,攝於1965年。(美聯社)

高齡86歲的阿奈特出生於紐西蘭,是一位紐裔美籍的戰地記者。他從越戰開始採訪戰地新聞,並在1966年榮獲普立茲獎。他在八二三砲戰時親赴金門馬祖採訪,波灣戰爭時除深入伊拉克,更成功專訪到伊拉克總統海珊,他也是少數與前基地組織領導人賓拉登會面的西方記者。

阿奈特的報導常對美國也保持批判立場,像是揭發越戰期間美軍曾對北越使用沙林毒氣、波灣戰爭期間則採訪一座被美軍宣稱是化武工廠的奶粉工廠。凡此種種,讓美國國防部十分頭痛。他在2003年接受伊拉克國營電視台專訪,判斷美軍的第一波軍事行動將會遇到挫敗,遭國家廣播公司(NBC)及國家地理頻道開除,但包括台灣的TVBS、英國《鏡報》、比利時民營電視網等媒體馬上與他簽約,請他持續報導伊戰新聞。

(翻攝網路)
阿奈特與賓拉登合影。(翻攝網路)

阿奈特憑藉著親身體驗描繪越戰終局的最後掙扎,《風傳媒》特摘譯美聯社在2015年獲得授權刊出的段落:

(翻攝Amazon)
《西貢陷落》書影。(翻攝Amazon)

砲彈的爆炸聲聽來像是凌晨4點的嚇人鬧鐘,但我(譯按:即作者阿奈特)本來就醒著。等在西貢城(譯按:1976年前南越首都西貢正式改名為「胡志明市」)外的攻擊者警告將會動手,蘇聯製130mm火砲的每發砲彈,都把我飯店7樓住處的窗簾震的窸窣作響。當我伸手握住我的水杯,水杯跟我都跟著震動。越戰最後一個完整的日子才正要開始。

(美聯社)
1975年4月28日,記者與南越士兵躲避北越砲擊。(美聯社)

當我望向新山一(Tan Son Nhut)機場,街燈兀自閃爍。美國發動戰爭時,這裡曾被稱為世界上最忙碌之處。如今機場卻是從這一端燒到那一頭,火焰把天空照的鮮明如晝

還有兩個多小時才天亮,但現在看來卻像是黎明初曉,我想這該是1975年4月29日、亦即今早機場受到嚴重破壞的適當描述。在南越一場經歷50天的潰敗後,北越大軍的指揮官宣告勝利,並向首都挺進。南越曾經奮鬥了20年,想要保持一個獨立自主、與西方交好的國家,但在其落敗之際,北越將會為這個美國的曾經盟友創造一道新的曙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