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這一周,北京奧運會通過電視螢幕傳播到全球。
在中國國內對這場奧運會鋪天蓋地的宣傳中,中國人準備迎接的不僅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中央王國」瞄準宇宙中心的回歸。
至少在當時感覺如此。
在籌備奧運的幾年間,這個國家有一種氣勢,好像沒有什麼是這裏無法實現的。中國經濟蓬勃發力,媒體開始挖掘調查報導,成千上萬的窮人終於有能力購買電子產品,酒吧和餐廳裏24小時彌漫著享樂主義的誘惑。
「每天晚上都有派對,我感覺是這樣的,」45歲的建築師董灝笑著說。
「整個城市,全國上下,不僅變得好玩了,很多事情也變得有可能了。一切都變得更包容、更自由。」
董灝是北京人,曾在紐約讀書。2005年以前,你可能覺得像他這樣的人會在海外工作,但受奧運會前的潛力吸引,他選擇回國。
畢竟他是一個建築師,而北京則有一陣建築熱潮。伴隨奧運會一步步臨近,各種大型建築正以驚人的速度、讓人讚嘆的建築物一座座拔地而起。
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南站、國家大劇院、水立方、當然還有奧運會主場館鳥巢……起起起!
「所有人都想要刺激的東西,有時候甚至可能是沒有道理的刺激,」董灝說。
「有可能不實用,有可能不必要,但這都沒關係,我們要有!」
董灝表示,一部分由奧運前的狂熱帶來的獨特機遇可能已經湮滅,但現在人們會對過程給予更多關注。
「現在的市場和客戶更加成熟。」
董灝補充道,自從見過中央電視台(CCTV)的建築後,中國人已經很難對其他設計讚嘆不已了。
當時在央視大樓施工現場,兩座巨型塔不斷變高,在高空中以看似不可能的方式對接,我還記得它們最初是由一張巨大的網拼接在一起的。沿著那張網,你可以看到有中國工人在高空中從一端爬到另一端。
這場景看上去很可怕。
在北京建築奇蹟加速的同時,關於施工事故沒有確切統計數據,不過這些建築肯定為曾經貧窮的農民們提供了大量工作機會。
蓋房子和拆房子
在當時的北京,有許許多多工人住在工地的宿舍,由於這個群體太過龐大,沒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曾經住在這種地方。
去年北京市政府開展了一次針對「低端人口」的拆除運動。窮人居住的郊區被夷為平地,他們工作的許多小企業也都消失了。
但也有一些住在北京市區外的勞動者仍在堅守。
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孫景蘇在奧運會前從河南來到北京。他現在仍在北京,在鳥巢旁邊鋪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