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地區為俄羅斯於2014年2月期間派兵進入並於3月18日佔領國際承認為烏克蘭之領土,因此亦為烏克蘭在俄物戰爭中除了頓巴斯地區外急於收復的目標。俄羅斯為避免克里米亞重回烏克蘭手中必定會以重兵防守,若戰事緊繃、軍情危急時亦有發動核武攻擊之可能,因此美國、北約和烏克蘭若要同時以軍事手段奪回克里米亞和避免遭到核武攻擊依序可分為上策、中策和下策:
上策:在情報無誤的情況下,部隊以突襲的方式最快速且確實地佔領克里米亞軍、政府重要機關並摧毀、癱瘓或占有所有對烏克蘭軍隊有威脅性的俄羅斯軍事設施和裝備,使得後援能陸續進駐克里米亞抵禦俄羅斯的反擊。如此俄羅斯將在錯愕、缺乏精確的情資下難以使用足夠或適當的軍事武力奪回克里米亞,而發動核武也已失去其軍事上的意義。
中策:將陸軍主力以縱深佈署、分散於俄羅斯西邊邊境和克里米亞之間,設置障礙、崗哨等阻礙俄羅斯本土與克里米亞之間的聯繫和後勤補給,避免給予俄羅斯邊境過多的軍事壓力而造成因俄羅斯本土可能被侵略之誤判而迫使普丁政權動用核武。此外,烏克蘭海軍必須試圖獲得決定性的勝利、爭取海上控制權並且有效封鎖俄羅斯本土至克里米亞的航運路線。在情資的精準、軍事佈署和調度有方的情況下「軟硬兼施」迫使俄羅斯到最後枉送許多試圖衝破烏軍防線、前往克里米亞的增援部隊,更會因補給不易、迫使得克里米亞內的俄羅斯守軍棄械投降,可說是讓俄羅斯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此俄羅斯也難以發動核武並有效的打擊烏方軍隊。
下策:試圖集結重兵於俄羅斯西邊和克里米亞邊境,於海上無法有效阻礙俄羅斯軍援的情況下進行強攻,此舉雖然仍有可能在烏方重砲和精良裝備的優勢下佔領克里米亞,然而很有可能引起俄羅斯普丁政權過度的緊張而動用小型核武打擊在烏國重兵集結或補給必經的區域,所以烏方於原則上應盡可能的切斷克里米亞和俄羅斯的聯繫和補給再考慮進行軍事佔領行動。
擁有核武之目的繼「冷戰」之後已成為擁核武國家保障國土完整的軍事手段之一,因此任何攻擊核武國家的軍隊都必須付出更大的軍事成本、精神和時間來嚴防核武威脅和發動的可能,美國、北約和烏克蘭必須依據現況和精確的情資研擬出數套詳盡的軍事戰略方案和任用能確實執行的優秀指揮官與將士,方有可能在避免俄羅斯發動核武的情況下以低傷亡的代價打贏這場戰爭。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