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夾縫中求生存!新加坡6大支柱打造全民防衛體系

2023-03-09 12:30

? 人氣

(美聯社)

(美聯社)

新加坡作為倚重自由貿易的東南亞蕞爾小國,地處馬六甲海峽南端,戰略位置重要。夾在馬來西亞、印尼等大國之間的新加坡,主要透過軍事、民事、經濟、社會、數位及心理等6大支柱,打造全民防衛體系,並將2月15日訂為「全面防衛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關於選擇2月15日是「全面防衛日」(Total Defense Day),主要是紀念新加坡在1942年2月15日淪落日軍手中,歷經3年多被日軍占領的日子。新加坡自1984年首次舉行全面防衛日,每年到了這天傍晚,全島公眾警報系統就會響起,提醒全民國防的重要。

台海情勢緊張,台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法近期引發議論。事實上,新加坡也有一套行之有年的全民防衛體系。

新加坡地理位置夾在馬來西亞、印尼等大國之間,向來倚賴自由貿易,並透過海、空及網路與全球緊密連結,自然無可避免會遭受全球情勢波及。為此,新加坡於1984年提出「全民防衛」構想,由軍事防衛、民事防衛、經濟防衛、社會防衛、數位防衛及心理防衛等6大支柱打造防衛體系,以加強全民防衛能力。

在軍事防衛方面,核心概念是「一支由常備軍及役男組成強勁、令人敬畏的防衛部隊,且擁有全國支持」。對新加坡而言,不僅要加強嚇阻力,讓潛在侵略者在採取行動前先三思,一旦被攻擊,也一定要有防衛能力;新加坡武裝部隊倚靠國民服役人員補強常備部隊的力量。

對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0多萬的城市國家來說,打造一支強而有力軍隊絕對是國家政策的重中之重。

新加坡推行徵兵制,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及永久居民有服役義務,可分配至武裝部隊、民防部隊或警察部隊服役。自1965年獨立以來,國民服役制度(National Service)向來是星國防衛及安全基石。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黃銘仁曾撰文分析新加坡動員制度指出,星國採「平時積蓄與戰時擴張併用式」,男性服完兵役後,納入戰備部隊編管。

也就是說,在新加坡制度下,2年役期屆滿後,即轉為「戰備軍人」(Operationally Ready National Serviceman),進入為期10年的戰備訓練週期,必須完成包括軍事訓練及召回動員演練等項目。每年召集天數不超過40天。

根據NS Matters網站資料,10年戰備訓練週期共分為3階段:維持戰備、提升熟練度、維持熟練度及整合訓練。

戰備訓練週期結束後,即被納入「後備軍人」(MINDEF Reserve),雖然不需被召回訓練,但遇到緊急狀況或發生戰爭時,仍可被動員參與國家服務。

依新加坡憲法規定,總統在國家安全或經濟生活遭逢重大緊急事件威脅時,可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總統也可依國民服役徵召法令(Enlistment Act)授權動員役男、戰備軍人及常備軍人。

民防方面,新加坡除了在地鐵站、學校、社區中心等地點設有防空設施,民眾家中也有「防空洞」。新加坡1997年通過的民防庇護所法令(Civil Defense Shelter Act)明定,所有新建住宅、建築都必須設有符合規格的室內防空所。

不論是全面防衛日的警報聲、國民服役或家裡的「防空洞」,這些都是新加坡人生活的一部分。儘管新加坡目前未面臨立即衝突危險,但居安思危、隨時保持警惕,絕對是貫徹全民防衛的不二法門,特別是當前世界局勢已經有重大變化,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也凸顯了戰爭其實沒有那麼遙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