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美中雙方圍繞氣球事件的爭執就凸顯出這種界限的模糊。該氣球飄過美國腹地上空後被美軍擊落。美國政府稱該氣球是中國軍方使用的偵察工具;而中方則稱其為一家民營公司所有,是氣象科研飛艇。這一事件暴露了中國的民營公司、大學和解放軍之間相互配合的關係,美國認為高空偵察氣球計劃就是以此類配合為基礎。
這種政府與民企的融合也與美國的一些說法有關,美國稱中國公司正向俄羅斯提供用於烏克蘭戰爭的監控設備。上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向CBS News描述相關勢態時說:「在中國,民企與政府之間其實沒有區別。」
習近平2012年底上台時認為,嘗試培育壯大市場力量與加強中共對權力的掌控並不衝突,對經濟有利的就是對中共有利的。
他上台後的最初幾年,對民企秉持了較少干預的態度。其他一些高級領導人,如本月即將卸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鼓勵阿里巴巴、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 TCEHY, 簡稱﹕騰訊)等公司擴張。騰訊擁有無處不在的應用程式微信。
隨著這些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習近平開始警惕它們日益廣泛的影響力。2020年末,他發起了一場大範圍的監管整頓行動。這場風暴已經使一些科技公司及其靈魂人物風頭大減,特別是原本行事高調的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雲(Jack Ma)。
最近取消嚴格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後,中國經濟正面臨困境,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已轉而表示將更多支持民營部門。例如,中國政府已暗示針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整頓將放鬆。
習近平正在制定一種介於積極鼓勵企業和公開反對資本主義過度行為之間的方法,走一條以政府長期控制民營部門為核心的中間路線。
自2016年以來,中國相關部門已經在討論網路媒體公司讓政府入股以換取擴張許可的事宜。此類交易過去兩年加快了速度。
中國政府已經轉向黃金股,以獲得對那些能挑戰中共控制輿論能力的公司的影響力,比如新聞和內容網站運營商。中國政府已持有在美上市的微博股份有限公司(Weibo Corporation., WB)、36氪(36Kr, KRKR)和趣頭條(Qutoutiao Inc., QTT)以及在香港上市的短影片應用運營商快手科技(Kuaishou Technology, 1024.HK)的少量股份。這些公司的代表不予置評。
入股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ByteDance Ltd.)的子公司讓政府得以參與並監督這兩家科技巨頭的成長。中國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簡稱:國家網信辦)正在就入股騰訊一家子公司與騰訊進行商談。一位接近騰訊的人士說,這種投資不會影響騰訊的全球業務。字節跳動是TikTok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