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決定的是政策,但政治人物無法改變科技/工程的事實。
2023年3月14日,現在的執政黨連核電廠的資優生核二廠都要關廠。一個了解核電生態的朋友特別用訊息告訴我:「您的政府,真是誇張至極!」尤其在俄烏戰爭,全世界都在搶能源的這個時候,保護核電都來不及了,還要關廠。
對岸中國政府更在3月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宣布,將捐款20萬歐元給烏克蘭以保障烏克蘭核設施的安全。
俄烏戰爭及氣候變遷下的能源啓示錄
因俄烏戰爭及全球開始注意氣候變遷,讓核電重新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
核能的穩定及價廉,而且沒有碳排放,使得原本計畫廢核的許多國家改變了相關計畫。
亞洲的近況:日、韓相繼廢除反核政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再重啟 7 座核電機組;韓國總統尹錫悅也批評韓國前總統的核電政策,並宣布將斥巨資挽救核電;韓國公司最近更承攬 埃及3 萬億韓圜的核電訂單。
中國政府去年(2022年)共核准了10座核電機組!並預計在2022年至2025年間,中國將進一步加快擴大核電投資,預計每年保持6至8座核電的開工節奏。
菲律賓也積極的考慮啓用封存37年的核電廠。
歐洲的部分:比利時就將 2025 年的廢核計畫延後 10 年實施。德國也不得不考慮核電廠延役的議題!英國政府於今年 7 月同意在英格蘭東南部興建Sizewell C 核電廠。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在2022年宣布將建造至少 6 座新的核電廠。波蘭已經和美國洽談,興建核電廠;荷蘭、捷克、等國皆表示,有意發展核電廠。
台灣的非核家園會是發展經濟的礙腳石嗎?
台灣當局的政治人物仍然堅持非核家園的政策不變,個人畢生参舆核能工程,深深的了解,一個核電計劃由萌芽及至可以商業運轉,短則10年,長至15至20年!這是一個歴史的使命及任務,一個領導人在決定這種計劃時,在他的任內,並不能享受這樣的果實,但歴史會給予見證及評價的。
當年,孫運璿部長及李國鼎部長,決定興建核一、二及三廠計畫時,他們並没有辦法完全見到,這些核電機組所帶給台灣人的好處,同樣地,他們在決定科學園區時,更沒有辦法目睹園區變成台灣的護國神山,但,大家都懷念、感激他們。
以民國71年至90年為例:民國74年台灣核能佔臺灣發電量的比重達52.4%,民國90年為21.6%;在這20年中電價十分穩定!甚至民國75年及77年還分別調降電價8%及9%,其間還歴經了歴史上的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至1992)。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核能確實有穩定電價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