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創53年新低,其實是市場「重病」症狀?經濟學者告訴你,為何沒人失業是壞事

2023-03-22 07:20

? 人氣

因此美國失業率低,是因為勞動參與率降低,而不是投入工作的人增加,這種低失業率並不是好事。經濟學者也指出,健康的經濟體系,應該要有3%到5%的失業率;失業率過低,就算排除勞動參與率的因素,也是不健康的狀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失業率適中的狀況下,市場會有一定程度的空缺勞動人口供企業選擇,若失業率低,代表企業更難找到適合的人選,公司成長受限,進而導致經濟成長受阻;與此同時,求職者的薪資議價能力也會增加,提升企業的營運成本。失業率低也代表經濟體內流動的資金增加,會導致物價上升。這是美國正在發生的狀況。

另外,低失業率也可能是因為勞動力非「適得其所」,導致員工能力的浪費,經濟體的運作效率較低。例如,假設半導體景氣不好,台積電等公司都不開職缺,台大電機系的畢業生找不到相關工作,只好跑去便利商店當店員,雖然他們沒有失業,但這就是浪費,經濟體系的效率也沒有完全發揮。而在美國,目前Google等科技公司正在裁員,然而餐飲等服務業正在大力招人,雖然沒有證據,但假設被裁掉的工程師改做低階工作,也會造成失業率不變,但經濟體系效率降低的狀況。

20220304-竹科台積電專題,竹科交通壅塞上班塞車。(顏麟宇攝)
健康的經濟體,會有3%至5%的失業率。(顏麟宇攝)

聯準會接受經濟衰退風險,以避免市場改變通膨率預期

所以說,失業率不是愈低愈好,特別是在高通膨的今日,若失業率提升,壓制消費與經濟成長,拉低薪資與企業成本,反而能啟動打擊通膨的循環。聯準會的首要目標是壓制通膨,希望看到失業率上升,讓薪資漲勢可以緩和下來。但目前失業率低,經濟不衰退,代表通膨難以控制,聯準會必須再提升利率,直到經濟衰退為止。

但聯準會與市場仍不確定利率該升多高,以及該維持高檔多久。目前聯準會已接受升息所造成的經濟衰退風險,但風險較高的是,市場對長期通膨率的預期變化。過去40年來,通膨率大多維持在2%的定值,不隨著景氣循環而大幅波動,因此市場對通膨率預期大抵維持2%左右,若預期改變,可能會讓經濟震盪,造成商業環境的動盪。

好消息是,目前市場的長期通膨率預期尚未改變,仍舊在2%左右,而聯準會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將通膨率降到2%,代表緊縮政策仍會維持一段時間。也就是說,在風險的抉擇上,聯準會選擇緊縮政策所造成的經濟衰退風險,而不是放鬆貨幣政策所帶來的市場通膨率預期提升的風險。只不過《哈佛商業評論》表示,就算目前勞動市場強健,但好景可能會在一瞬之間結束,經濟進入死亡。問題是,經濟轉變會多快,以及衰退幅度會多大?有沒有可能經濟衰退真的在一瞬間發生,而現在的升息幅度其實「太多」,這問題的答案,可能要等經濟真的轉壞才會知道。


責任編輯/周岐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郭家宏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