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企業,許多業者營運仍然強健,獲利也創新高。雖然營運成本因為薪資等因素提升,但銷售也因為解封而成長,導致利潤成長,因此許多企業不願意裁員,進而讓勞動市場與家戶消費保持強勁,並為企業帶來銷售與利潤,造成正面循環。
美國失業率創53年來新低,原因是勞動參與率降低
由此可見,美國經濟之所以強健,在於疫情解封後的消費需求,以及疫情時累積的資金,加上失業率低,讓消費力保持強勁。因此還有個問題是,為何美國失業率不因升息而增加,還創下53年來新低?
我們得先了解失業率的計算方式。在美國,失業率有6種算法,而官方對外發布的通常是U-3,也就是計算總失業人口(沒有工作但積極找工作的人)占所有勞動人口的比例。但U-3有兩個問題:第一,它沒有將想找全職工作,但只找到兼職工作的人列入計算。因為這類勞工的穩定度較低,若不列入計算,失業率可能會低估。第二,它也沒有將不打算找工作的人列入考量,所以數值會被勞動參與率干擾;例如一個地區有100個人,其中僅1人有工作,但另外99人不打算找工作,如果不把那99個人考慮進去,就會得到失業率0%的數字,明顯失真。
而後者正是造成美國失業率低的原因。《富比世》指出,新冠疫情爆發前夕,美國勞動參與率是63.3%,而疫情爆發後兩個月,勞動參與率降到60.1%,相當於全美國新增多達800萬不願工作的人口。儘管現在有些回升,但還是低於62.5%,因此專家推斷,低失業率是源自於低勞動參與率。
美國勞動參與率的計算方式,是考慮16歲以上非公家機關單位的人口中,工作中或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雖然它沒有排除掉就學中的青年與退休的人,但也是個判斷經濟狀況的有用指標,例如勞動參與率下滑,可能代表美國的壯年人口不願意投入職場,或是退休老人增加,國家正在老化的狀況。
其實在過去10年,美國勞動參與率就有下滑的趨勢,只不過在新冠疫情期間更加嚴重,因此美國普查局(U.S. Census department)認為,勞動參與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口老化;過去10年中,65歲以上人口佔比從13.1%上升至16.5%,而勞動參與率從64.4%下降至63.6%。至於新冠疫情期間的下滑,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認為,美國人民增加對社會福利的依賴、害怕得到新冠肺炎、失業補助提升、對薪資期望提升、人口老化,以及人口成長放緩都是導致參與率下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