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和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國會議場,針對「疑美論」交鋒,詳情請看各大媒體報導,筆者不再累述。不過在這場交鋒的附近幾天,有媒體公布最新的2024年總統大選支持度民調,顯示藍營不管派誰,支持度都和民進黨的賴清德有相當的差距。
而這距離去年年底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國民黨意氣風發似乎只要某些人選出馬,就能在2024年穩操勝券也不過100日左右。當然很多人會把國民黨2024年總統選舉支持度下降,歸因於人選的不確定,或是南投立委補選的挫敗。然而事實上是這樣嗎?
勝選是「親中」,敗選是其他原因?
2018年地方選舉民進黨也是輸到一蹋糊塗,國民黨在思考2020年總統大選人選時,甚至決定因素是「誰能贏柯文哲」,尋求連任總統的蔡英文根本已經不被當成對手。等到2020年選舉結束,蔡英文以歷史新高的817萬231票,完成連任的時候,被檢討最多的,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落跑市長」行徑(這個檢討讓許多人深信不疑,還打消了不少政治人物「更上一層樓」的想法),另外也有人認為是初選太激烈造成內傷。
其實2018年國民黨大勝後,勝利英雄韓國瑜在他短暫的高雄市長任期,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為了兌現「貨出去、發大財」的政見,到香港和中國高官見面的事情吧!而2018年選後也有不少媒體,宣稱國民黨的大勝代表台灣民眾接受「九二共識」。
然後去年2022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大勝後,則是持續幾個月的大炒「疑美論」,甚至迫不及待地分析俄烏戰爭讓台灣人不再相信美國。
有趣的是,在民進黨大規模反擊藍營炒作疑美論後,有藍營人士說民進黨用「抗中保台」掩飾內政不行遭到選民唾棄,現在又想拿出「抗中保台」云云。換句話說,藍營自己也清楚得很,民進黨2022會大輸特輸,並不是立場太過親美、也不是「抗中保台」不對,而是選民覺得他們內政做不好。
藍一有選舉紅利就「補貼中國」
事實上2022年選前,朱立倫就任國民黨主席之後,就馬上動作頻頻強調國民黨親美,連最「疑美」的趙少康在前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來台時,都要表達支持之意,不管是真心或是假意,很顯然國民黨不是不知道親中反美在台灣絕對是選票市場上的票房毒藥。
既然如此,為什麼藍營在大勝後的選擇,不是想辦法在內政上表現出自己和民進黨的差異,像是新竹市長高虹安去新竹棒球場挖「大祕寶」,或是像桃園市長張善政推出讓各縣市及中央跟進的代理教師全年聘期、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與肺癌早期篩檢等政策(先前六都市長滿意度民調,張善政高居第一名寶座,顯然這是拉高支持度的正確做法),而是急著要「教育」民眾「美國不可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