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都拉斯擬「投共」,理由是我方拒絕增加援助。華府雖正設法阻止宏國與我國斷交,惟以近幾年的斷交脈絡看來,恐無功而返。掐指一算,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我國的邦交國已經從21個掉到恐剩13個,為歷史新低。可更恐懼的是,許多台灣人已經被斷到無感,甚至認為邦交關係無須顧慮,管理好美日即可,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筆者就多年外交實務經驗,簡要概述友邦對我之重要。
友邦多為低度開發國家,仰賴我國金源以鞏固邦誼,多數人就此認為這是花錢買朋友,這些友邦對我毫無助益。但事實上,在諸如聯合國、世界衛生大會等國際場合,情況好一點能當觀察員,但大多數時候僅能在會場外抗議。會場內還是要靠友邦代為發聲,邦交國遂成為我國在國際參與的重要媒介。比起單靠買外國報紙廣告刷存在,透過制度性管道發聲更有外交實務上的實際影響。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邦交國的存在更能為總統出訪、訪美提供正當性。由於友邦多離臺灣遙遠,出訪用的客機需要中途加油、停靠,以此作為理由就能在出訪中南美洲時過境美國,為總統赴美提供湊巧的正當性。從法理來看,學校都學過國家組成四元素:人民、領土、政府,以及「與他國建立關係的能力」,即對外關係。也就是說,有沒有邦交國,你連作為國家的資格都沒有。斷交不只是國際參與的損失,更是在損害我國主權地位。
金援友邦在社會看來是花錢買朋友,但換位思考,先進國家援助低開發國家,不也是正義與道德的展現?民進黨政府並非沒有奧援友邦,但其關注程度與力道顯然不如期待。這也是意料之中的是,因為民進黨政府把大量經費花在買廣告,如口罩外交援助德國,不但不受柏林官方承認,只換來幾則推特感謝文,反而成為民進黨宣傳的絕佳素材。外交到底是「對外關係」,還是「對內官宣」?
不重視友邦,友邦自然離你而去。蔡政府不尊重邦交國的例子所在多有。就如2020年蔡英文在連任總統的就職典禮上,公開感謝美國國務卿龐培歐於推特上的賀詞,並一字不漏當場詠出,與此同時台下坐著我國個邦交國駐台使節、嘉賓、以及其他政府官員。當此情況,試問眾邦交國作何感想?以法律地位來說,他們比美國的地位還要來得高,如果要唸龐培歐賀詞,就應該所有邦交國一起唸,而不是為了製造新聞話題而獨厚美國。
北京固然對我外交打壓,但也不能就此全部推諉塞責,而不反思自己對外關係的缺失與不足。筆者觀察,當前的外交實務的邏輯,已經因為在北京的打壓框架下,而縮小鞏固力道,反而把資源拿去挹注給廣告宣傳,以及與非友邦互動,這就導致民進黨執政7年間有多達7國斷交,中華民國少了三成的邦交國,可真是名副其實的「斷交突破」、「斷交奇蹟」。
蔡英文任期只剩一年,作為前外交領事人員,最大的期待就是蔡英文不要再斷交(近期巴拉圭也有動盪),給中華民國徒留後患。而民進黨定於一尊的賴清德,也尚不見其外交兩岸論述,只有模糊籠統的「和平保台」,連美國人都對他台獨意圖有所保留。民眾可能對斷交無感,但我此篇文章種種證據都在說明,斷交百害而無一利,大家莫輕視其傷害啊!
*作者為前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