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2002年起針對8大類場所祭出禁用塑膠類免洗餐具政策,但當時未禁用冷飲透明杯、沙拉盒等「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製品。環保署近日依據歐盟2022年底最新環保政策框架,研擬今年8月起上述8大類場所禁用「生物可分解塑膠」;對於業者盼給予足夠的緩衝期,環保署表示,今年初已提早公告修法草案,讓業者提早半年因應。
環保署在21、22日,連續召開「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公告事項第二項」修正草案研商會議,聽取免洗餐具製造業者、使用者以及消費者各方意見。而事實上,環保署早在2002年起針對8大類場所祭出禁用塑膠類免洗餐具政策,包括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有店面餐飲業等8大類管制對象,但當時未禁用PLA(生物可分解塑膠)製品。
2022年11月30日,歐盟發布新的環保政策框架指出,生物質塑膠、生物可分解塑膠、可堆肥塑膠,應依其不同的設計、材質等不同條件,使用上適材適用。環保署說明,歐盟最新的環保政策框架意指上述3種塑膠「名詞看起來很環保但被大量濫用,該3類塑膠都不建議用於源頭減料、再利用」,也就是不可替代一次性用的塑膠用品。
環保署依據此歐盟去年該最新環保框架進行修法,並於今年初預告修法草案,研擬今年8月起上述8大類場所,再禁用「生物可分解塑膠」,這次禁用的PLA製品包括冷飲透明杯、沙拉盒等,其因為不耐高溫,其實用量已經不多;另外PLA製品使用量較大的生鮮包裝盒、生鮮托盤及蛋盒等,這次並不在禁用範圍之列。
憂擴大禁用因應不急 業者盼放寬緩衝期
不過,PLA容器製品的業者認為,環保署的草案今年2月才預告、半年後卻立刻要實施,業者的因應及緩衝期太短,希望政府放寬緩衝因應期;另外,業者擔心今年8月禁用冷飲透明杯、沙拉盒等,會不會沒多久又拿PLA製品的生鮮包裝盒、生鮮托盤及蛋盒開刀,未來又再擴大禁用,這令業者因應不急。
環保署指出,「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製品,外觀和寶特瓶PET很像,密度也和PET相似,回收分類時很難甚至有干擾回收體系之虞。此外,環保團體則認為生物可分解塑膠其實是可吃的玉米粉,若用完一次就丟棄,恐引發糧食供應更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