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80年的歷史交錯》當圍棋世紀對決遇上社會運動 杜詠琪導演藉《手談坐隱》反思社運、探索身分

2018-08-25 14:00

? 人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杜詠琪希望藉舞台劇,訴說自己對「六三O運動」的反思,但卻碰到沉浸社運太多,難以用平常心寫劇本的問題。杜詠琪說:「寫作需要平常心,要梳理很多情緒,不知道該怎麼樣寫。我也不想把它弄得很煽情、很熱血,這不是我想要的。」她坦言,當時找不到社運作為故事的切入點,曾想放棄社運題材。這時她靈光乍現,想起下圍棋的好友聊天時,談及中國著名棋士、有「昭和棋聖」之稱的吳清源,以及他1933年與「本因坊秀哉」對弈的「世紀之決戰」。

吳清源挑戰本因坊秀哉 1933年棋壇「世紀之決戰」

1933年,日本《讀賣新聞》主辦「日本圍棋選手權戰」,當時年僅19歲的吳清源,從16名圍棋好手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優勝者,獲得與日本圍棋界「名人」(日本圍棋界最強的棋手),當時已59歲的本因坊秀哉對弈一局的殊榮。當時日本媒體多以「不敗的名人對上鬼才吳清源的決戰」渲染這場棋局的可看性。加上當時中日關係不佳,日本1931年才策劃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這場棋局,更被視為中日之間的「國族對抗」。

吳清源挑戰本因坊秀哉的「世紀之決戰」自1933年10月16日正式開始,每周一下棋,執黑棋的吳清源一開始即下出本因坊門視為「鬼門」(禁忌)的「三三」,挑戰當時以小目定式為準的日本圍棋體制,引發軒然大波,更被視為對本因坊掌門人不敬,簡直在藐視日本棋壇。

本因坊秀哉(左)與吳清源(右)的世紀棋局。(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本因坊秀哉(左)與吳清源(右)的世紀棋局。(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面對吳清源使用「新布局」下棋,秀哉陷入苦戰,利用高段棋手隨時可宣布「打掛」(中斷比賽)的優勢,一共打掛13次,直到隔年1月19日才宣告結束,吳清源最後以2目敗北。然而這場棋局卻讓吳清源、木谷實共同研究的「新布局」,正式進入日本棋壇。「打掛」衍生的不公平現象,也讓日本棋院改變規定,喊停的一方必須將下一步棋寫下來,交由裁判,稱為「封手」。下回再按著封手的棋下,杜絕棋手回去討救兵的可能性。

這場撼動日本棋壇的對決,成為杜詠琪故事發想之處。然而光看《手談坐隱》的劇名,似乎難以參透其中奧秘,其實「手談」、「坐隱」典出中國南朝宋劉義慶號召門下食客編纂的《世說新語》,均為下圍棋之義。

王中郎以圍棋是坐隱,支公以圍棋為手談。

《世說新語.巧藝》

杜詠琪直言,取劇名的難度很高,當初不想讓觀眾一看就明瞭這是圍棋的故事,於是引經據典,加上「劇名會引起一些想像」,手談有如「棋手在對局裡對話」,坐隱則是「隱士在沉思,我覺得也蠻像我這個角色。」

1952年的吳清源。(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52年的吳清源。(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下足苦工研究圍棋世紀之戰 杜詠琪藉《手談坐隱》突破自我

2018年8月10日,在台北藝術節獨立製作人藍貝芝力邀之下,《手談坐隱》首度在台北登場。近百名觀眾坐在中山堂中正廳的舞台上,隔著白紗,望向舞台另一方的榻榻米、棋盤、棋桌,等待棋手就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亦寧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