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登陸表達中華民國存在,歷史意義以外對台灣更重要的事

2023-03-29 05:40

? 人氣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謁中山陵。(資料照,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謁中山陵。(資料照,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3月28日,前總統馬英九到南京中山陵祭弔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接受媒體前的公開演說中,不僅表明今年是「民國112年」,更表示自己是「前總統」,而中國大陸當局也低調忍讓,並未嚴加否認。作為第一位中華民國前國家元首,在大陸地區表達「中華民國存在至今」的現狀,馬英九此舉值得在歷史上大書特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自古以來,「年號」在中國傳統中一向事涉政權合法性、正統性與獨立自主性。古代弱勢的割據政權會奉中原王朝正朔,對其稱臣,如五代時期南唐原為獨立的一方之霸,後來在中原王朝後周的淫威下,被逼得去國號、去年號,改奉後周與宋朝正朔,以表達服從與臣服。又如明朝對李氏朝鮮有大恩,清朝則被認定是夷狄,因此即便明亡後,李氏朝鮮很長一段時間持續沿用明朝崇禎年號,以示拒絕承認清朝合法性等,都是明顯的例子。

此一文化傳統一直影響到現在,由於中華民國自開國以來一向採用民國紀元,而中共建政時則規定「紀年採用公元」,因此紀年時要使用哪一個年號,除非無知,否則都需要政治考量。有識者若去觀察兩岸至今為止所簽署的各項協議,會發現大多數時候雙方乾脆不書年號,直接寫幾月幾日簽訂,正是由於正朔的敏感性短期難以解決所致。

國民黨領導人若造訪大陸或者是中山陵,必然會承受要在大陸表達「中華民國」的壓力,因此過去有人會用「國父創建中華民國」或是「辛亥革命到現在已經多少年」的說法來婉轉表達,但老實說都還是在打馬虎眼,因為這個說法只是在表達歷史事實,而無關乎現在的政治局勢。但馬英九在中山陵演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民國112年3月28日馬英九前總統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致詞」,明確使用民國紀年,堅定捍衛中華民國立場,更是在兩岸分治七十餘年歷史上所未有。

此外,儘管發生中共「國台辦」拒絕台灣媒體用「馬總統」稱呼馬英九的爭議,但馬英九自己在中山陵致詞時,也明確表示自己是「馬英九前總統」。如果中華民國已經滅亡,馬英九口中的「前總統」又從何而來?馬英九明確表達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事實,也讓過去一段時間綠營對馬英九訪陸的質疑不得不噤聲,明白打臉了綠營的唱衰。

雖然馬英九在大陸高呼「民國112年」,自稱是「前總統」,大陸方面並沒有粗暴干預、嚴肅否定,而是聽之任之,雖然還做不到「互相承認」,但是至少已經「互不否認」,以現在兩岸關係的複雜難解來說已屬不易,而這其實也就是之前被民進黨抹紅抹黑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明確體現。試想:蔡英文卸任後有可能訪問中國大陸,並在大陸使用民國年號、自稱是前總統嗎?民進黨過去高呼從事兩岸交流的人是賣台、是中共同路人,但是馬英九不僅沒賣台,更展現自己敢在中共統治區域高呼中華民國的膽識。

民進黨既然已嗅到兩岸兵凶戰危、連「台獨金孫」賴清德都要捨「務實台獨」而要「和平保台」,為了台灣人民的安全與福祉,不妨跟進國民黨被證明行得通的兩岸路線,畢竟國民黨的路線已被證明不僅能站著,還能把錢給掙了。

*作者為研究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