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在經濟與金融體系中扮演許多角色,它不僅是一種能夠滿足居住需求的資產,就像其他資產一樣,也是貨幣政策傳遞的重要工具,更是支撐社會保障的退休金融之基礎要素。屋主、當地社區以及想要進入當地社區的移民,都是住宅問題的利害相關人。
美國最近出現了一種向企業租賃住宅的趨勢,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影響相當複雜。約從2021年起,媒體開始更加關注私募股權或不動產投資信託機構搶購整批住宅。這些企業的資金成本低於申請房貸的個別買家,能夠開出更高的買價,目前的房價通膨在一定程度上被歸咎於這些新買家。
房地產的金融化,自馬克思以來就一直受到思想家密切關注(馬克思稱之為商品化)。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17年的〈住宅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 of Housing)報告中指出,「金融市場與企業對住宅的影響不斷擴大,達到前所未有的主導地位」。
人為的住宅稀缺
「住宅與房地產市場已經被企業金融改變,包括銀行、保險、退休基金、對沖基金、私募股權與各種擁有大量資金或過剩流動性的金融中介機構。全球金融體系呈指數級成長,如今的財富總量遠遠超過了『生產性經濟』(Productive Economy),而主要的成長動力之一就是房地產。」根據報告引用的統計數據,如今全球資產中有45%是住宅,15%是其他房地產。
基礎經濟學認為金融化是一件好事,資金成本降低,需要住宅的消費者就更有利。但現實中的住宅市場很特別,會牽連到很多社會機制,這些機制的修正最後可能成為社會革新的重要力量,但一切都仰賴正確的處理。
〈住宅金融化〉報告也說,「住宅金融化……加速了所謂『居住異化』(Residential Alienation),即對住房作為居所和賦予其意義的各種社會關係之重要關係的喪失。在金融化的住宅市場中,決定住宅用途、成本、建造地點、是否拆除的人,都是位於千里之外的董事會,決策者與這些『資產』所在的社區沒有任何關聯,也不對社區負責。」
就價格而言,在正常運作的市場中,資本的流入應該會有相應產出新建設。但在房屋市場,反壟斷監理的效力就令人擔憂。美國正在加強防範各種市場的壟斷行為,房地產也不例外,監理機關的矛頭已經對準PropTech這類應用程式,儘管這類平台只是交換資訊,並未直接擁有資產。
然而,更重要的問題,也是導致美國住房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社區參與」本身往往是一個排除性因素,阻止人們完全參與社區。市政府的住宅分區規定,大幅減少了新建案,反而降低了市場競爭,形成了人為的稀缺。政府高層的決策者逐漸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但與此同時,價格信號仍然是應對稀缺性的最佳方式,即使這種稀缺性是人為產生的。就算沒有其他作用,它們至少可以凸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