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德國執政聯盟則強調供電將保持穩定。最大黨社民黨(SPD)國會議員米爾斯奇(Matthias Miersch)為政策辯護道:「每次要關閉核反應爐之前,核支持者都跳出來喊擔心停電,但從來沒發生過供電中斷。」綠黨籍的哈貝克排除了建造新核電廠的可能性。他指出,借鑑法國、英國、芬蘭的經驗,可以了解興建新核電廠並不經濟實惠。
哈貝克強調,即便不用核電,德國也不至於陷入缺電的窘境。哈貝克接受「馮克媒體集團」(Funke Mediengruppe)訪問時說,充裕的天然氣儲備、新建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愈來愈多的再生能源,將可確保德國能源供應。
蕭爾茨(Olaf Scholz)政府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德國綠色能源占用電比例達80%,去年該比例為46.2%。蕭爾茨當局也預計在2030年至2038年之間,逐步淘汰燃煤電廠,但近來為了保持供電穩定,已經重新開放幾個煤礦場。煤電仍然佔德國電力生產的三分之一,去年為彌補俄羅斯天然氣的不足,煤電占比更增加了8%。
廢核了,然後呢?
4月15日,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和下薩克森州僅存的3座核電廠停止運轉之後,長達幾十年的完全除役過程正要開始,預計需大約15年的時間才能徹底拆除,讓核電廠走入歷史。
根據《法新社》(AFP),德國選擇在核電廠與電網斷開連接後,立即拆除,而不是封存這些設施。巴登-符騰堡能源公司(EnBW)核電部門負責人米歇爾斯(Jörg Michels)指出,一旦獲得所有拆除許可,發電廠的拆除工作最早可在明年年初開始。
德國計劃將核廢物深埋在地下,但在附近居民反對下,最後一間核廢料儲存場(理應在2031年前建成)的落腳尚未定案。去年年底,負責選址的機構表示,可能只有在2046年至2068年之間才能找到合適的地點。一旦確定地點,儲存場的規劃、興建許可和建設預計需要大約20年的時間。最終選定的地點必須能夠安全儲存放射性廢物長達100萬年。在那之前,核廢料將暫時存放在臨時儲存設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