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進黨首次執政時,臺灣內外環境對台獨頗為不利,所以陳水扁做出了「四不一沒有」的政治承諾,雖然後來多次嘗試推動實質台獨,但處處碰壁最後也不得不承認「(臺灣獨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那時的民進黨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基本尊重了中華民國的憲法精神,因為那是台獨安全生存的需要。畢竟利用中華民國的招牌一方面可以化解國民黨的反對,另一方面不至於招致大陸和美國的打擊。
對「中華民國」的妥協,讓民進黨和台獨找到了一個可以寄宿的空間,在這個「營養豐足」的寄宿體裏,民進黨漸漸把台獨理念注入中華民國的肌體完成了自我的成長和強大,最終在2016年實現了蛻變。從這一刻起,隨著民進黨掌控了行政、立法權和足夠的財權和媒體權,「中華民國」對民進黨來說只剩下工具的價值。
綠營全力批判馬英九在大陸的言行,其行為的本質是民進黨對中華民國的全盤否定。蔡英文完成二次執政後,民進黨已經無需再向中華民國妥協,「中華民國」憲法帶給民進黨的不再是保護,而是沒完沒了的掣肘。
民進黨強調「反抗中國」,反抗的目標(中國)想當然被認為是大陸,可是雙英出訪卻給出另一個不同的答案,那就是民進黨要實現台獨的目標,其戰鬥的順序首先是徹底擊倒中華民國,然後才是面對大陸。中華民國的架構已經和台獨的行為越來越不相容,強勢的台獨推翻「中華民國」脆弱的憲法架構,是民進黨推動實質台獨的下一步目標。雖然中華民國讓民進黨寄宿了三十多年、保護了台獨三十多年。
只不過,一百多歲的「中華民國」還沒有失去它最後的「剩餘價值」,民進黨還會在有需要的時候「支持」一把中華民國。民進黨會繼續把大陸打擊台獨和打擊中華民國劃上等號,利用「中華民國」將自身壓力轉嫁到國民黨身上,這既保護了自己,又戲弄國民黨隨「獨」尷尬起舞。民進黨反抗大陸,國民黨只能傻傻跟隨。
台獨與中華民國共存於臺灣,本身就有很多的交集,國民黨的困境在於喪失了區別台獨與中華民國的能力,以至於面對兩岸問題時只能被民進黨牽著鼻子走。大陸到底是在打擊台獨還是中華民國?國民黨分不清楚,民進黨也不允許國民黨分清楚。
這種認知混亂最終導致國民黨不僅喪失了執政權也失去了對中華民國的保護能力。國民黨的焦慮、彷徨和自我否定都源自於此。就本次雙英出訪來看,馬英九在大陸高喊中華民國,國民黨鼓掌,蔡英文和美國的麥卡錫無視中華民國,國民黨為什麼毫無反應?
國民黨認為民進黨的「去中化」是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實際上民進黨首先要去的是「中華民國」,如果國民黨始終認識不到這一點,那麼只能繼續喪失話語權,繼續在權力鬥爭中處處被動。每次選舉,一旦兩岸統獨問題激化,民進黨會操作把國民黨推向兩岸鬥爭的前沿,然後躲在中華民國背後搖旗呐喊。未來國民黨還會繼續無奈的成為台獨的刹車皮和背鍋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