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與英國截然不同的威權傳統」
總體而言,柯維立將立場與保守黨鼓吹脫鉤的鷹派人士區分開來,但他的演講也透露出,他深知民主國家與北京打交道的挑戰,例如在積極與中國貿易和投資的同時,避免關鍵供應鏈對中國養成依賴。
他說:「自由和民主國家與中國打交道時,總會在國家利益、厭惡北京濫權之間左右為難。當我們看到威權國家如何對待自己的人民,我們會思考:如果有機會,他們會對我們做什麼?歷史告訴我們,國內鎮壓往往會轉變成向國外侵略。」
他承認,中國代表一種與英國傳統截然不同的威權傳統,但為了下一代的福祉,英國政府有義務積極介入,「否則我們將無法履行維持和塑造國際秩序的職責,迴避挑戰將無法彰顯實力,而是凸顯軟弱。」
他繼續表示:「所以我們的政策必須結合兩種趨勢:我們必須在必要時與中國接觸,並對中國的威權主義持現實主義態度。這意味著永遠不要動搖一項明確的原則。我們不期望與中國的分歧會迅速得到解決,但我們希望中國遵守它自願加入的(國際)法律和義務。和平共處必須從尊重基本法律和制度開始,包括保護每個國家免受入侵的聯合國憲章。」
言談間暗指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前蘇聯國家並無主權國地位」論引發的風波,柯維立還呼籲中國不要在烏克蘭議題上向俄羅斯靠攏,不要為了普京(Vladimir Putin)損及北京長期聲明的尊重主權原則,「一個強大且負責任的國家」不會為了「戰略夥伴關係」就隨意抹去主權國家的權利,協助或教唆侵略。
北京僅回應軍事擴張指控
盧沙野日前接受法國媒體採訪,說出「前蘇聯國家並無主權國地位」、「克里米亞半島主權取決於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及質疑訪談主持人「沒有讀書嗎」等語言論,已在歐洲釀成外交風波,也讓長期主張「尊重主權」的北京感到尷尬。
面對英國外交大臣句句直言不諱的演講,北京的反應罕見地冷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僅就柯維立呼籲中國公開軍事擴張意圖發表回應,稱這是柯維立的「無端」指責,中國的國防建設是為了維護自身安全,「我們以和平方式推進(軍事)現代化,從未侵略過任何國家。」
《環球時報》則以〈對華理性,倫敦能否真正回歸?〉為題發表社論,指出柯維立的演講是「對英國過去一段時間涉華激進路線的一種糾偏」。該文稱歡迎英方的積極表態,「至少從中看到了中英關係轉圜的一絲可能性」,但也警告歐洲注意「一個隱患」,「他們必須嚴格踐行一中原則,決不要介入、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台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