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重拾「島鏈戰略」:美國如何串連第一島鏈盟友,中國又將如何突圍

2023-05-10 09:58

? 人氣

美國軍方人士對於通過強化第一島鏈抵禦中國的信心,是以拜登在重新連結戰略伙伴的工作為背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年4月,馬尼拉同意開放四個新據點給美軍使用,引發國際關注及北京強烈抗議。4月底,拜登與韓國總統尹錫悅在華府達成協議,並首次同意開放美國核潛艦部署在韓國,這是1983年以來的第一次,但也引發中國外交部公開批評美國製造區域緊張。

有分析稱,美韓協議除了應對北韓的核威脅之外,也劍指北京。加以日韓領袖正在首爾碰面,雙方會前表示,盼望兩國過去不夠好的外交關係能夠「破冰」,加深在印太區域的軍事外交合作等。許多分析因此認為,這些都能證實美國正在串連第一島鏈各國。

蘇紫雲告訴BBC,台灣周邊一年有175萬架民航機通過、歐洲-東北亞海運佔全球26%,印太海運佔全球60%。此外,日本92%及韓國65%能源需經過台海與南海:「因此,菲律賓與美國的合作補上了第一島鏈的完整防線,成為新月形的圍堵網。」

東風-21D彈道導彈
中國部署的東風-21D彈道飛彈。五角大樓認為中國通過部署飛彈和太空偵測系統加強了第一島鏈內的反介入能力

台灣的角色

處在島鏈中心點的台灣,當年冷戰期間麥克阿瑟當年稱為島鏈上「不沉的航空母艦」。哈德森智庫(Hudson Institute)非常駐資深研究員長尾賢(Satoro Nagao)告訴BBC,美國最近在島鏈的種種部署及串連,重點其實都是在遏止解放軍成功在在台灣東部,亦即西太平洋一帶部署軍隊。

長尾賢解釋,台灣軍方在東部的彈藥和其他軍武的部署非常短缺,因此如果中國軍隊部署到台灣的太平洋一側,解放軍以攻擊這些儲存設施。他認為,「如果解放軍能在台灣太平洋一側長期部署兵力下來,那麼台灣民眾將失去防衛信心。北京也有操控台灣輿論的可能性,譬如操縱台灣對於解放軍部署在一側的恐懼,中國就可以和平吞併台灣。」

此外,以防禦角度來看,台灣自己如何不成為島鏈破口,也是關鍵。

台灣海軍新江艦前少將艦長呂禮詩告訴記者,當務之急是美、日、台、菲間如何透過「共通作業能力」(interoperability),建立「共同作戰圖像」(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 COP)/「共同戰術圖像」(Common Tactical Picture, CTP),這是阻抗解放軍海空戰力向第二島鏈投射的重中之重。

呂禮詩向BBC分析,從日本強化西南諸島的防空及制海能力、台灣雄二及雄三增程型飛彈的投產,及岸置魚叉飛彈的採購所建構的「刺蝟戰術」(Hedgehog Defense Tactics),加上菲律賓與美國達成4座菲國軍事基地提供美軍使用的協議,顯示第一島鏈的「群島防禦」(archipelagic defense)戰略已逐漸成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