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搜尋的唯一依據是搜尋結果與搜尋字的相關度。「搜尋引擎最佳化」(SEO)可以協助你的網站雀屏中選,出現在更上方的結果,但SEO依舊免費,而且得看相關度。
Google的彩色簡潔首頁,就連網路新手都能懂:「來吧,打幾個字,問任何你想知道的事,就這麼簡單,不需要專業電腦技術,一切由我們替你搞定。」
當Google使用者發現自己得到最佳解答,而不是廠商付了最多錢的答案,套用聖經的比喻來講,那有如看見道路、真理、生命。Google就此建立起目前已經維持一整個世代的信任,成為影響力最大的四騎士。
新神降臨:最有野心的神
前文說Google是神,然而神全知、全能又永生,三種特質中,Google只稱得上無所不知——勉強稱得上。如果說Apple靠轉型成奢侈品公司,做到某種程度的永生,Google則相反,化身為公用事業,無所不在,悄悄融入日常生活。Google市占率太大,在國內外永遠都可能碰上反托拉斯官司。
歐盟似乎對Google尤其充滿敵意,2015年起四度正式提起訴訟,指控Google對上廣告競爭者時具備不公平的優勢。Google在歐盟國家的搜尋市占率是90%,總部又不設在歐盟,被負責監督市場的人士盯上是很自然的事,監管單位的確有理由這麼做。Google以神的高度回應近日的抗議聲浪:「我們相信Google的創新與產品提升,增加了歐洲消費者的選擇,也促進了競爭。」
儘管Google擁有四騎士中最高的龐大市占率,Google也同樣因此最脆弱。或許那就是為什麼四騎士中,Google似乎最害羞靦腆,最躲避鎂光燈。
Google只有一個產品(賺錢的只有一個),但那一個產品就改變了世界,而且公司其他每一件事也都做對了:取了有趣古怪的名字,乾乾淨淨的簡單首頁,誠實的搜尋功能,不聽令於廣告商,看起來缺乏進入其他市場的興趣,以及討人喜歡的創始人,一切的一切都令日常使用者心生好感。
然而,幕後的Google進行著企業史上最具野心的策略。Google整合全球所有的資訊,蒐集與控制網路上目前存在、或是可以輸入網路的每一個有用資訊快取,並以絕對的一心一意達成目標。一開始先從網路上已經存在的事物開始——Google不能擁有哪些東西,但可以成為守門人。接下來,Google盯上每一個地點(Google Maps)、天文資訊(Google Sky)、地理資訊(Google Earth),接著是取得每一本絕版書的內容(Google圖書館計劃〔Google Library Project〕)與新聞(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