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搜尋引擎雖讓人腦不必忙著記憶各種龐雜資訊,可將大部分腦力用於更有價值的創造──但是萬一網路斷線不易恢復時,人腦有多少「記憶」能好好因應生活與工作?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最為人推崇的性格特質就是「愛問問題」,因而有了引領西方理哲學思潮發展的詰問法(method of elenchus),倡導透過不斷提問與辯證,深化人類知識。然而,今日人們愛問問題的習性或可稱為史上高峰,但腦中的深度知識卻愈來愈少。原因很簡單,就是大家「問錯人」了。
隨著網路搜尋引擎功能日益強大後,提問變得簡單(且不怕問笨問題被嘲笑),又能快速獲得答覆。再加上以Google為首的業者,均以「完全瞭解使用者輸入文字的字義,且回應內容完全是使用者想要的東西」為發展目標,讓人無法抗拒它的「貼心」服務,且幾乎達到凡事皆問Google的地步。
對此,業者與高科技重度擁護者認為,網路搜尋引擎讓人腦不必如以往般,忙著記憶各種龐雜資訊,可將大部分腦力用於更有價值的創造。這種說法乍聽言之成理,但細想後卻令人冷汗涔涔。萬一某日業者不再提供搜尋服務,或網路斷線不易恢復時,人腦有多少「記憶」能好好因應生活與工作?遑論沒有足夠的記憶提供知識建構所需的土壤,又何來有價值的創造。
其實蘇格拉底所指的問問題,是透過消化或內化所學,且加以反思之後的提問,也就是要先對事物有深入批判的理解力,再反覆詰問。但在當前處處可連網的友善環境下,大多數人對事物有疑問時,往往怠於向腦中努力挖掘,而是反射性地上網搜尋各種易得性資訊,成為被動消極的求知者。
這種速食型的問與答毋需記憶,更不經思辯,很難在腦中駐足。下回遇到同一問題時,人腦未必有處理能力,只好靠網路搜尋喚起曾有的淺薄記憶,或再度向搜尋引擎求助,形成一種難以戒斷的資訊「飢渴症」。
長此以往,腦中的深度知識自然趨向空洞化,對於網路資訊正確與否的判斷力、對事物的理解力,也會快速下滑。
另一個同樣影響人們判斷資訊能力的網路工具,則是Facebook等社交媒體。基於社交媒體分享、轉貼或回答提問的資訊,等同有友人背書,甚至投己所好,讓人們不易生疑,照單全收者亦不少;導致資訊正確與否未再確認不說,還造成資訊來源窄化、對許多資訊或觀點產生黨同伐異等新問題。
網路搜尋引擎與社交媒體的眾多好處,已毋需多言,但它讓人飽受「亂問問題」之害,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下回,當你忙著上網釋疑之前,先想想自己「問對人」了嗎?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11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