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統徵召結果總算塵埃落定,由侯友宜代表國民黨參選,然而,種種流言卻仍然紛至沓來。難道國民黨的徵召制度真有這麼不堪嗎?這讓我想起四年前,民進黨明擺著是不公正也不公平的總統初選。當時民進黨不質疑自己,現在民進黨卻試圖見縫插針要分化國民黨,但是若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不難看出這次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主導的徵召作業,不僅穩健,而且公正,既沒有私心,也合乎中道;然而,民進黨能夠團結擊敗國民黨,國民黨或泛藍、非綠支持者若無法團結,只能讓民進黨各個擊破。
猶記得四年前,民進黨的初選也是腥風血雨。當時國民黨以秋風掃落葉之姿在九合一大選中勝選,蔡英文看似難以連任,更讓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勇於挑戰蔡英文。結果賴清德卻被蔡英文用延後初選等各種技術性手段阻撓,甚至逼使賴清德向蔡英文哭求「請要求網軍停止攻擊我」,力挺賴清德的傳統獨派作家吳祥輝更指出,他的「反併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反對中國併吞台灣,另一個是「反對蔡英文併吞賴清德」。初選結果揭曉,果然由掌控國家機器的蔡英文勝出,賴清德雖然難忍,但也接受結果,甚至最後還答應出任蔡英文的副手,成就「蔡賴配」,隨後在總統大選中以三百萬票的差距擊敗國民黨的韓國瑜。
筆者提出這段歷史有兩層意思。第一,民進黨今天要質疑國民黨徵召制度,怎麼不質疑當初自己的初選是怎麼玩的?對民進黨來說,所謂的民主就是標準的民進黨做主,當權者會設計各種制度巧門,比如延後初選,比如濫用網軍,明明不公平,卻偽裝成民主的名義。賴清德雖參與了初選,但當時在蔡英文施加的壓力下,並沒有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度,但賴清德也只能吞下去,徒呼負負。
反觀國民黨,中常會授權朱立倫主席以徵召方式決定候選人,其實朱立倫大可以真的「乾綱獨斷」,甚至就算掰出一套說詞來提名自己,完全都是合法的。但他選用民調等科學數據並請黨內立委、縣市首長等重要意見領袖評估,最後才決定提名人選,更從來沒有把朱立倫自己納入民調當中,而這套遊戲規則事先也已獲主要候選人各方的理解。即便承受來自外界的種種壓力,朱立倫在辦理徵召時,仍然以充分堅毅的決心,保證徵召作業的順利進行。他沒有把自己的未來放在心上,著眼的是黨的大局。畢竟,如果把黨害了,作為黨主席的朱立倫有什麼好處?吳敦義殷鑑不遠,最想勝選的就是朱立倫,也只有勝選,朱立倫才有政治前途。
第二層意思,即使賴清德接受了如此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的初選而嘗下敗選的苦果,最後卻還是在黨內的折衝樽俎下,願意擔任蔡英文的副手,共同團結一致打選戰,傳統獨派也還是投給民進黨,也因為他們願意團結,所以能夠讓民進黨持續連任,甚至即使過了四年,現在賴清德在民調中還有領先的優勢。反觀國民黨,許多人對於自己支持的對象無法勝出就怨聲嘆氣,揚言要給國民黨一個教訓,最後確實讓國民黨一敗塗地,但卻換得的是民進黨徒雞犬升天、吃香喝辣、中華民國陷入空洞化、台灣即將淪為戰場的危機。難道這是泛藍支持者想繼續看到的嗎?許多人在說,國民黨應該跟民進黨學的就是團結,其實團結除了是檯面上從政人物的團結之外,支持者自己也得團結集中選票,才能成功促成政黨輪替。
民進黨如今將行政、立法、司法都完全掌握在手中,什麼都黨說了算,反對者要嘛被請社維法去喝咖啡,要嘛甚至連新聞台都會被國家機器弄到關台,如果再讓民進黨執政下去,台灣就變成民進黨一黨獨大、長期執政、專制獨裁的結果,台灣哪裡有未來可言?泛藍或非綠支持者認清這個局勢之後,相信就能看清楚,把一個候選人撐上去、讓他當選總統就對了!只有政黨能保持輪替,台灣的民主才能繼續深化,只有給民進黨一個教訓,台灣才能回到理性包容而民主法治的社會。
*作者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