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兩黨近期無法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協議,如果國會無法在6月1日前提高舉債上限,美國將發生現代歷史上的首次主權債務違約。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屆時股市崩盤、失業率飆升、全球經濟陷入恐慌都可能發生,而美國將違背世界長期以來對它的信任,而信任一旦遭到毀壞,就不容易恢復。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主權債務市場,公眾持有25兆美元(約新台幣776兆元)的美國公債,約占全球總量的3分之1。美國公債被視為最終的無風險資產,為企業現金管理者、其他國家的政府、大小投資者提供有保證的收益,而且是其他金融工具定價的基準。美國的短期債券附買回貸款每天價值約4兆美元,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命脈,主要透過使用美國公債作為抵押品來運作。如果美債違約,這一切都將受到質疑。
美國必須在6月1日前提高其債務上限,目前法定債務上限是31.4兆美元(約新台幣975兆元),否則美國政府將沒有現金支付應付的款項,包括軍人薪水、養老金支票、債券利息。
聯準會及財政部的因應
如果美國國會不提高債務上限,財政部(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將與聯準會(Federal Reserve)合作制定備用計畫,這項計畫又被稱為「支付的優先順序」,將透過支付債券利息及削減更多其他債務款項來避免違約。然而,將債券持有人的順序置於養老金領取者與軍人之前將讓人不快,而且可能被證明無法持續。
債務違約可能有2種形式:短期緊縮或長期危機。雖然兩者的後果都有害,但後者會更糟。無論是哪種違約形式,聯準會都將發揮關鍵作用以遏制後果,然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這個關鍵作用將是損害限制,無論聯準會採取何種行動,全球每個市場與經濟體都將感受到痛苦。
首先,聯準會將像對待正常證券一樣對待違約債券,接受它們為中央銀行貸款的抵押品,甚至可能直接購買它們。事實上,聯準會將用優質債券替代違約債券,假設美國政府真的延後償還違約債券。
儘管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2013年將此類措施描述為「讓人厭惡」,但他也表示會「在某些情況下」接受這些措施。聯準會對於「將自己置於政治爭端的中心」及「採取似乎打破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之間壁壘的行動」持謹慎態度,但防止金融混亂的期望幾乎確定會壓倒這些擔憂。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聯準會的反應會產生矛盾情況。如果聯準會的行動成功穩定市場,它們將減少政治人物妥協的必要性。此外,運行一部分基於違約證券的金融系統將帶來挑戰,財政部表示將進行干預,延長違約票據的操作到期時間,確保它們仍可以轉讓。然而,很容易想像這種應急操作的系統最終會崩潰,至少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利息來補償風險,從而導致全球市場的信貸條件收緊。